enquiry@lwrc.hk 2719 0120

Day

January 25, 2022
黄志明不受年齡所礙堅持跑步 今期會訊我們介紹一位在年青時代投身於競步運動中的資深會友黃志明,後來他又遇到甚麽契機而改為參加馬拉松運動呢?黃志明熟悉他的會友都愛稱呼他做「CM」。他向筆者介紹說,踏入2022 年後他將步向80歲階段了,所以在跑會內也有會友尊稱他做「黃伯」。不管如何,至今他仍然非常熱愛長跑運動,他的宗旨是「長跑長有不易言退。」就如因疫情影響下剛復辦的渣打馬拉松,他便以2 小時半順利完成賽事,殊不簡單。 參加競步比賽的故事 回顧起他如何踏上馬拉松之路?原來CM最早參加的運動項目是競步運動(即是競走)。六十年代他家居港島灣仔,由於體弱早上便走上三馬路(即現時的寳雲道,由於它是香港早年建成的第三條主要道路故稱三馬路),晨運鍛鍊身體,在三馬路他見到不少晨運客都在快速地扭動腰肢急步行進,對此感到很神奇,於是開始跟隨着他們急步行走,後來才知道這是競步運動。六十年代的每年的七月份,香港《星島日報》都會主辦每年一届的環島競步比賽,這是當年香港的盛事,比賽當天約在晚上7 時至9 時左右,灣仔區市面會出現十分「墟冚」的場面,市民都走上街上圍觀參加比賽的健兒路過灣仔向終點掃垾埔大球場進發。 在晨運中他跟一班競步晨友練習,在耳濡目染下終於在1963 年,他決心報名參加了當年的環島競步比賽。當年參賽主辦單位,《星島日報》對參賽者的要求十分嚴緊,所有報名者都必須由醫生進行驗身才獲批准參賽,尤其是要檢查雙腳,若果是扁平足一定不獲批准參加,獲批准的參賽者不足300 人,比賽由下午2 時開始至晚上8 時結束,所有參賽者必須在8 個小時內完賽,當年能夠返抵終點的不足100 人,因七月份正值炎夏,比賽過程頗為艱苦,在天氣酷熱下加上比賽路線也長,是一項艱苦的賽事,在筲箕灣上柴灣大斜路哪段尤其辛苦。 艱苦的環島競步比賽 CM 詳細地為我們介紹當年的比賽路線,是由掃垾埔大球場起步,離開大球場後便轉落英皇道轉右向北角進發,經過筲箕灣後便上柴灣大斜路,捱過這段大斜路後便到達哥連臣角迴旋處落石澳,在石澳海灘停車場掉頭折返後重返哥連臣角迴旋處落大潭到赤柱,之後上軍營門口後掉頭沿路回程轉左到舂坎角出淺水灣出香港仔,之後由域多利道經過東華義莊上沙宣道經瑪麗醫院由般含道去堅道,再去堅尼地道出灣仔再返大球場衝線,全程40.5 英里。未知當年的環島競步比賽路線跟現在的渣馬路線比較哪較艱苦? 在參加環島競步比賽這大賽之餘,他也在一些2 英里賽事中獲奬,例如曾到澳門參加環澳門7 英里賽,在龍翔道南昌街頂至黃大仙的2.5 英里賽中獲得季軍等。他透露,1964 年日本東京舉辦奧運會,香港派出當年的最佳競走選手蘇錦棠(前香港甲足球證)參賽,CM 曾成為他的陪練協助蘇錦棠崔谷狀態迎戰東京奧運會。他回憶當年他們練習競走時,多由港島南區的南灣出發競步去石澳,來回路程接近30 公里。 CM 表示當年香港的競步運動遠較馬拉松運動蓬勃,馬拉松對於當年港人來說是十分陌生的運動,因其距離始終難給市民們提供一個概念而對此項運動認知甚淺,甚至是沒有。他說當年最優秀的馬拉松跑手是劉大昌和陳雄文,無疑因香港在六十年代每年都舉辦環島競步比賽,便可讓市民對此項運動有更多認識和推動了此項運動的普及化,當年香港的優秀競步選手除了蘇錦棠外,還有楊植然、譚樵、以及現在活躍於九龍仔的跑友王炳槐等。除了環島競步比賽外,還有一個由田總主辦的50 英里競步比賽,由上水至界限街,由於有這些大型的競步比賽,他讓香港市民對此項運動有所認識,現在馬拉松運動在香港十分火熱其原因也是跟多辦比賽有關,這是後話了。 競步蓬勃強隊如芸 當年競步運動如此蓬勃,具實力的競步隊便應運而生,例如CM 所在的聯鷹隊,還有友聯、華友、快活谷、消防等。當年田徑總會定期舉辦一些較短途的比賽,如2 英里、1英里等賽事,在掃垾埔陸軍球場內繞圈競步,田總當年每年都有有關香港競步比賽的報告,匯報各隊的成績,所以當年的競步比賽隊伍間的競爭性很強。CM 表示競步比賽的規則和練習方法跟跑步有所不同,講究雙腳落地時要直,還要腳踭先著地,由於要扭動腰肢讓雙腳的跨步動作幅度較大,又以雙手的擺動帶動身體向前,所以技術上的要求較嚴格。如果練得好可以比跑步更快,CM 表示當年他狀態最好時不用5 分鐘便可以完成1 公里。由於對競步運動的參與,他對奧運會的競走比仍然十分關注,尤其中國在這項目中都有頗強實力。 參加跑步運動的契機 CM 在參加了幾届環島競步比賽後至1966年因工作關係又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便減少了競步練習,也終止了參賽。反而讓他偶爾參加一些跑步比賽,例如當年的中國健身學會都會主辧每年一届的環九龍跑步比賽,這個賽事是他參加的正式比賽之一,由參加競步運動改為參加跑步比賽,他的第一場正式跑步比賽應是由中國健身學會主辦的「龍騰虎躍上獅山」,由九龍塘起步往獅子山跑,全程是山野路至獅子山背為終點;還有是由中國健身學會主辦的元旦環九龍跑賽,路線由在亞皆老街和九龍城區的聖三一堂起步,經太子道出彌敦道跑去尖沙咀梳士巴里道,經漆咸道返回終點,全程7 英里。 在香港他離開了競步運動這個圈子之後,跑步比賽只算是偶爾才參加的,在1997 年由於工作關係他被調到北京,反而在北京展開了他跑步比賽的經歷。當年北京剛舉辦馬拉松比賽,他來自澳門的同事在北京馬拉松的半馬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原來此位同事是澳門地區的跑步高手,在他的影響和同事間的互相鼓勵下,他對於每年的北京馬拉松都積極參與,於1998 年開始參加北京馬拉松的十公里比賽,還有參加了盧溝橋半馬比賽。很不幸地他的澳門同事在2013 年在氹仔練跑時意外地被汽車撞倒搶救無效離世,他感到十分可惜。 由北京到澳門 離開北京後他被調到澳門工作,繼續他的跑步歷程。他認為當年澳門的跑步氣氛比香港濃厚,在澳門期間他每天早上都會跑上松山繞圈,或者在黃昏時到西灣湖跑步,也認識了一些澳門跑友,開始參加澳門馬拉松的半馬賽事。1996 年CM 退休返回香港,因家居九龍城便經常到九龍仔練跑,經過幾年的練習,他對自己跑步的能力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於是在2007 年正值65 歲哪年便一口氣連續報了中國沿岸岸、渣打和澳門3 個全馬賽事,他的第一場全馬賽事是澳門全馬,跟着便跑了中國沿岸馬拉松,兩個全馬都以4小時30 分左右完成,最好成績的是最後參加的渣打馬拉松以4 小時17...
Read More
疫情陰霾下送走2021 迎接2022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2021 年終於過去,在此踏入2022 年之際,祝願會友們在新一年中身體健康,注意防疫,堅持訓練隨時準備站上賽事賽道上,在2022年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在經過了差不多接近兩年的「零比賽」,雖然會友們餓賽已久,無奈疫情肆虐只能面對接受沒有比賽的現實,就算有機會出外比賽也因必須進行隔離而造成儲多不便,索性留港練習,以練代戰。在經過一段疫情受制的時間後大家以為在不久的將來,本地賽事可以陸續恢復期待通關之際,又見有新一輪的疫情爆發,看來2022 年跑壇仍難恢復過來,期待歸來的中國沿岸馬拉松和街馬等賽事仍復辦無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2022 年的渣馬,田總已宣布於11 月20 日舉行,詳情仍有待公布。然而過去一年最大的收穫是渣馬復辦 樂華成績頗豐。停了一年多後舉辦的「渣打香港馬拉松2021」於去年10 月24 日舉行,本會魏賡在男子全馬中以2:34:01 得第三名,另一位本會會友屈景朗以2:34:46 以第四名衝線。 我會會友在2021 渣馬取得十分理想的成績,可謂能量「大爆發」,先是我會大師姐陳潔儀在本届渣馬中揚威,以3:08:45 獲得組別冠軍;而黃婉婷則以1:30:49 完成半馬獲得季軍,首次踏足渣馬領獎台;男會友方面成績也豐收,有十位會友sub3,包括幾位我們熟悉的名字,如黎可基2:48:15、梁兆鵬2:56:29、鍾文輝2:54:46 等,他們在跑壇都有資歷,仍能保持如此高水平,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 sub-3 的會友如下:陳健明2:48:53(組別冠軍)、魏賡2:34:01(全場季軍)、屈景朗2:34:46(全場第四,組別第三)、黃家豐2:39:52、黎可基2:45:15、勞健峻2:42:43、伍洲豪2:50:28、梁兆鵬2:56:29 、謝鎮權 2:52:50 、鍾文輝2:54:46(組別第三名)。另外深水埗教練蔡偉途半馬以1:21:21 獲組別季軍。 重要通知 受到疫情影響,本會各區的訓練班因受到場地使用限制以及限聚令的影響,在疫情期間都只能斷斷續續地舉行,雖然各區教練和會友都力撐每周的既定訓練計劃,但仍終難敵因防疫而進行的種種限制措施,讓訓練班在頗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受訓效果大受影響。以深水埗訓練班為例,因進入運動場人數受到嚴格限制,必須場外排隊等待有位置才能進入,有時會一等個多小時,不但訓練效果受到影響,各人情緒也會波動。 除了深水埗訓練班外,屯門訓練班也遇到同樣情況,加上在疫情下大家的工作情況也跟以前有出入,會友出席率也大幅下降。經跟以上兩訓練班教練和部份會友商量過後,會方決定暫停深水埗和屯門兩區的訓練班,直至另行通告為止,請會友們注意。至於大埔斧山和將軍澳三區訓練班則仍會舉行,但具體情況稍有變化,會友們要注 意的是斧山運動場要進行大維修至明年4月才峻工,斧山訓練班也只能安排原定周三的練習移師九龍灣運動場進行,周一和周五的訓練則暫停,請各位斧山同學注意。原參加深水埗和屯門訓練班和其他會友可以改往九龍灣運動場和將軍澳運動場及大埔運動場參加訓練。 原參加深水埗和屯門訓練班和其他會友可以改往九龍灣運動場和將軍澳運動場及大埔運動場參加訓練。 温馨提示‧方生的邀請 以往好景時,身邊跑友講嘅係升職加薪,飛黃騰達的故事,又或者係講去歐美日跑馬仔! 近年逢逆境,各階層跑友,零星落索,失業,破產,被退休,被辭職,犯官非被捕,長期抑鬱而彌患重病,可說不忍卒睹。秋去春來冬又至,眨眼間數載過去了,依然人浮於事,口罩遮蓋不了大家愁容!既然你的皮篋幾年未發市,以往的豪情壯志要做靚pb 看來已可以拋諸腦後 ,來個煙消雲散? 我們當然幫不了甚麼,但方生可在此呼籲大家年初二早上到九龍灣逗封開年利是轉個運好不好? 今年的農曆年是十二生肖中的虎年,2月1 日是農曆大年初一,根據本會傳統都會於農曆大年初二於九龍灣進行團拜開年跑,讓會友們在新正頭行大運,去年由教練生菓成主持行大運比賽,大受會友們歡迎,今年會方決定續辦,有關詳情和獎勵將於日後公布,請會友們留意,並歡迎各區會友届時出席團拜和參加行大運比賽。 陳潔儀慈善跑獲組別冠軍 2022 年第一個實體比賽相信是1 月2 日在海洋公園舉行的「獅子會2022 愛心慈善跑」。本會陳潔儀師姐參加了此項比賽,雖然面對一眾年青力壯的跑友她仍憑自己的實力獲得組別冠軍。 她表示賽道不足3 公里只有2.53 公里,至未段仍要衝一段大斜路,最後只能獲得總名次第四名但仍取得組別冠軍,組別冠軍,總算有個虎年預賽第一金。 香港馬拉松紀錄隔空對決 「2 小時18 分vs2 小時19 分」。12 月有幾場關注度較高的馬拉松進行,12 月5...
Read More
在九龍灣運動場,樂華會友在方生的帶領下,由教練成哥主持的烈陽5km 準備起步,成員中出現了兩位在平日的烈陽5km 從未見面的會友,雖然九龍灣會友不認識他們,但方生和發哥(蕭忠發)則跟他們十分熟悉,經方生介紹後,原來兩位是樂華長跑會的創會會員之一,是跑會的第一批會友我們稱呼他鄭生(鄭邦正)和Dick 哥(陳治國)。他們參加樂華會的活動時,樂華並沒有地區訓練班,第一個設在體院的訓練班尚未開始,他們經歷了樂華的發展壯大,是樂華發展至今的見證者,提起創會會長袁伯都有懷念之情。 「生命在於運動」 今期會訊訪問兩位本會資深會友,希望向會友們傳遞一個訊息——-「生命在於運動。」不管年紀大小,堅持運動不但可以保持身體健康,而身心也充滿正能量,保持着健康的心態,鄭生和Dick 哥便是很好的例子。年届79 歲的鄭生退休前在一家具規模的商貿公司任行政高層,每天工作繁忙,是堅持運動為他打好身體基礎,讓他在繁忙的業務之餘壓力得到舒緩,現在鄭生雖然已不再進行激烈的跑步,但每周仍堅持有三、四天進行急步行鍛練,夏天會去游泳,或者會自家中慢跑去現在的西九M+博物館來回。 較年輕的Dick 哥也已71 歲,但在九龍灣烈陽5km 跑的成績都在24 分內完成,很不簡單,現在每天進行體育鍛練已成了他的日常,逢周一至四上午打乒乓球,周五行山,周六急步行當休息,周日上午六時十五分開始長課,由澳景路跑落維景灣畔,再沿將軍澳海旁跑回程共15km,這個運動鍛練的時間表表已成為他的生活必須。兩位資深會友都表示:「堅持每天運動已成為習慣,運動之後心情舒暢,唔跑唔得呀!」 跟方生淵源始於行山 兩人跟方生的淵源一切從行山開始,方生在熱衷跑步前是一名資深山友,行遍港九新界的山嶺,是康樂山友行山隊的領隊之一,鄭生和Dick 哥當年便跟隨方生行遍港九新界各山嶺,他們都公認方生此位領隊是最優秀的,他們表示:「跟方生行山好舒服開心。」因此必定出席由方生做領隊的行山活動。直至有一次方生沒有擔任領隊,「今次方生或有要事無暇帶隊吧。」起初他們如此認為,但方生缺席了一次之後,待下次,第三次都沒有出現擔任領隊,在如此不安的心情下,他們便進行尋方生的行動,幸好有電話聯絡,原來方生改了去跑步和專注於樂華會的工作,因此決定放棄行山帶隊的工作。 一次之後,待下次,第三次都沒有出現擔任領隊,在如此不安的心情下,他們便進行尋方生的行動,幸好有電話聯絡,原來方生改了去跑步和專注於樂華會的工作,因此決定放棄行山帶隊的工作。 方生在電話中通知他們:「如要找我周日可到北潭涌,我在該處有跑步活動,有興趣可以來參與。」於是鄭生和Dick 哥按相約好的時間和地點,出席了由方生帶領的樂華會跑步活動雖然有行山的根底,但從未跑過步的他們只能在東壩步行回來。第一次跑步的感覺,他們只是覺得雙腿疲憊,連蹲下也不行。第一次的經歷並沒有嚇怕他們,反而覺得「跑步幾好玩」。自始之後,樂華會的跑步活動他們都不會缺席,在樂華會正式成立之後也自然地成為首批會員。 他們改為跟方生跑步,亦積極地投入到樂 華的跑步活動中,細數一下所有樂華的跑步練習,包括北潭涌、大埔吐露港、跑馬地跑上太平山、畢拉山等等他們都參與,他們在樂華感到如置身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因熱愛跑步走在一起,所以在此感到温暖和開心,對樂華會也不離不棄。 名乎其實的跑步發燒友 投入積極參與樂華的練習,當然會參加各項在香港舉辦的全馬、半馬、10公里、15 公里、等賽事。他們細數下來是難計其數了,不過第一個正式比賽是80 年代的中國沿岸馬拉松半馬賽事,其他賽事可多了,包括`港深馬拉松、會方主辦的「樂華盃」、每年的渣馬、畢拉山越野跑、環島66K 黃金海岸15公里、30 公里全馬熱身賽、nike10 公 里、fila、美津濃半馬等等,總之在香港舉辦的比賽可數的他們都參加了,他們是真正的「跑步發燒友」,不過他們強調若非在樂華會也不會燃發起他們對跑步的熱愛,會方在為會友報名參加比賽方面做得很到位,才讓他們對比賽的參與得償心願,成為「發燒友」。在樂華過得開心,亦反過來讓他們更熱愛樂華,鄭生也經常隨樂華大軍遠征,到過韓國、日本、台灣等地比賽,其中他最印象深刻的是跟樂華跑過葡萄牙里斯本馬拉松,在Praça doComércio 廣場衝線一刻令他印象難忘。他表示自感對自己挑戰最大的兩個賽事是「毅行者」和「環島66k」,他們與方生並肩參加了一届「毅行者」,每周跟方生備戰經歷了在山野夜練的過程,還有方太為他們做支援,這些經歷都讓他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熱愛跑步的初心不變 如此熱愛跑步,他們也經歷過讓他們憂心的傷患困擾,鄭生透露在某一届的澳門全馬比賽中,由於心急在限時前趕返終點而受傷了,他被迫停跑了一段時間,Dick 哥則透露某次比賽在跑過20 公里後腳背踵起,經治療後效果不大,後來索性採用糾型鞋墊反而解決了傷患困擾,所以他希望跑友們都可以遠離傷患,避免受傷。 鄭生表示,迫他要掛跑鞋放棄比賽的是當踏入70 歲哪年,突然在家中暈倒要送入急症室搶救,原來是心臟血管塞了,自始之後便沒有比賽,但堅持運動的初心並沒有放棄直至現在。 Dick 哥則表示自60 歲後便減少了比賽,但不代表他會放棄跑步,如何對待比賽純粹是一種心態問題,以前參賽的目的都是志在參與和享受完成賽事後的滿足感,享受其過程,多年的參賽經驗他是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現在在九龍灣的烈陽5km 也是他心目中的比賽,從中一樣得到如正式比賽中的滿足感。 長跑長有易達到 鄭生和Dick 哥樂見樂華由初創會至今的發展壯大,為重返九龍灣後再遇上方生和發哥這些資深會友而高興,他們寄語會友們如要「長跑長有」不受傷,只要做到最基本的要求,即賽前做好熱身,賽後做好pull-down 便可以達致「長跑長有」的目的。
Read More

關於我們

「樂華長跑會」為香港註之非弁利團體,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之贊助會員。本會由一群業餘長跑愛好者組成,至 2004 年六月有會員六百五十多人。會員以香港人佔多數,其餘為歐美及其他亞洲人士,會員中不乏全港前列之十公里、半馬拉松或馬拉松長跑手。本會跑手經常積極參與本地及海外之長跑比賽,其中「樂華盃」便是每年一度由本會主辦之十公里長跑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