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quiry@lwrc.hk 2719 0120

Category

人物專訪
「不斷追求進步是我的動力!」      ——————「最佳表現獎」得主何永昌 獲得去年「最佳表現獎」的何永昌是實至名歸的,他至今只跑了4場全馬每場都sub-3,他說:「我下一場sub-3的目標是明年的東京馬拉松,希望可以跑進2小時35分內。」 何永昌跑馬拉松有如此好的成績和表現,只能說他有跑馬拉松的天份,因他跑齡很短,2017年底到日本跑神戶馬拉松是他的首馬,便以2小時58分成功sub-3,跑進精英選手的行列,這真是很不簡單。跟着於2018年的渣馬又以2小時54分sub-3,這是他跑的第二場全馬,也是他第一次跑渣馬,至2019年渣馬又以2小時48分sub-3,最精彩的是他在今年4月的波士頓馬拉松中,克服了惡劣天氣,在衝線時也曾跌倒,但仍以2:38:36衝線,並造出了自己的全馬PB,還有,根據大會紀録和通知,他是同場參賽的香港跑手中的第一名,所以他能獲選為去年的「最佳表現獎」得主是實至名歸的。   流連機舖鍾愛跳舞機 何永昌有如此好成績,當然要他交待參加馬拉松運動的經歷,答案是有點驚喜的。原來他自讀中學開始至初踏足社會工作這段期間,跟香港不少年青人一樣都沉迷於打機,流連於機舖,讀書時放學上機舖,畢業後雖然家居大埔而在新浦崗工作,但在上班前他都要到九龍灣德福廣場的機舖過過癮才番工,而他最沉迷的是跳舞機。 哪麽?愛流連機舖和獨愛跳舞機跟跑步有何關係?由於他在機舖認識了同樣喜歡在機舖流連的跑友,讓他開始接觸跑步運動。他說,在讀書時期完全不會參加運動,就算是上體育堂也以藉口向老師請假不上課,出來社會工作後更沒有參加運動,因在新蒲崗上班,坐地鐵不方便,便索性以行路放工,因他習慣放工後都會去旺角hea完才返大埔家,便選擇行路出旺角,這樣既可以慳車錢,也算是他心目中的「運動」,不過他表示玩跳舞機在過程中要付出一定的體力,要出汗,因此這也算是有運動。 迫他漸漸遠離機舖戒玩跳舞機的原因,是九龍灣德福廣場的機舖結業,其他商場的機舖規模較小,若要玩跳舞機必須排長龍,對他迷戀跳舞機的興趣感到無奈。此時在機舖認識的朋友,他們也有跑步,建議他改玩跑步,他們認為跑步和玩跳舞機在相同之處,都是用腳的,他們認為何永昌如跑步是會「得」的,便邀約到大埔吐露港跑步。何永昌表示,雖說是跑步其實不是跑,而是事後吹水飲茶為主,所以跑得很hea。又有人建議可以參加一些跑步比賽,算是星期日的節目之一,於是何永昌參加的第一個正式比賽,是2017年於吐露港舉行,由「尋寳網」主辦的3公里賽,為了參加此賽事,他自行在大王爺庙起步衝了1.5公里來回,作為賽前的練習。   跑步天份得到啟發 何永昌表示,雖然有跑友鼓勵他改玩跑步和參加比賽,但心態都只是玩玩吓,絶對想不到會對長跑運動達至現今的喜愛程度。他說:「對於跑步我認識不多,但我喜歡上網瀏覽,因此在開始跑步時便上網查找一些練習方法,初期沒有跟任何人練習,只是跟網上找到的練跑程式去練習。」 開始接觸了跑步運動之後,他的跑步的天份得到啟發和發揮,在2017年開始參加比賽,包括由建造業商會舉辦於大埔吐露港舉行的10公里賽,他以38分鐘完成,之後在朋友的鼓勵參加石門10公里賽,他的朋友說,參賽跑手中有不少高手,你盡量跑相信你會有成績的。結果何永昌獲得了個人長跑比賽中的第一個獎項,以37分16秒的成績獲得組別第八名,可以站上領獎台領獎。 在大埔吐露港出現的次數多了,必定會結織到在該處練習的樂華大埔會友,2017年底他在吐露港認識了梁頌偉,他說:「『偉哥』邀請我如有興趣可以一起練習,1個人練會較孤單的。」何永昌便開始了跟樂華大埔會友的緣份了,他說,初次跟大埔會友練習時,羅老師着他跟「偉哥」(梁頌偉)和「俊仔」(勞俊健)的步速跑。   跑神戶首馬即sub-3 2017年年底是改變他跑步經歷的時刻,由於家人嚷他一起到日本旅行,他上網找到11月19日是神戶馬拉松舉行的日子,當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於是他決定參加神戶馬拉松,既跑馬又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渡過家庭生活,也開始進行長課備戰,當時仍以上網上找到的程式去自己練習為主,知道跑全馬要練長課,在9月、10月他都下過苦功,但因練習不得法傷患便随之而來,練習過量導致受傷,在出發前被迫休腳,幸運地他仍可照原定計劃趕及康復踏上神戶馬拉松的賽道,這是他人生的首馬。比賽當天天氣甚佳,對發揮很有幫助,雖然是首馬,何永昌依然以2小時58分克服了此42.195公里賽道,成功sub-3。首馬便可sub-3讓他大受鼓舞,他強烈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全馬中有進步,因此在回來後便更積極地跟大埔會友練習。 首先是準備2018年初的渣打馬拉松,跟了大埔會友的練習後讓他對備戰渣馬的練習更踏實和更有信心,結果這第二場全馬賽事他再sub-3,以2:54:39完賽,並以此成績報名參加2019年4月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2018年他參加的賽事多也大多有成績,包括吐露港10公里賽以35分46獲得組別第二名和全場第三名,又跟大埔會友們合力取得隊際第二名,在「樂華盃」補賽中以35分38秒造了自己10公里的PB。 踏入2019年,何永昌有兩個重要的全馬賽事要完成,他已為跑好此兩個比賽做好準備,首先是2019年的渣馬,以2:48:48完成,對於sub-3他是心中有數的,但他自覺跑得不好,賽後羅老師知道他不高興去安慰他。最近他收到田總的通知,2019年渣馬的成績他是香港跑手的第14名,可以領取香港跑手獎金,這個結果讓他釋懷,總算為這次渣馬取得一點安慰吧。   參加波馬接受更難挑戰 接着而來對他更大挑戰是4月15日舉行的波士頓馬拉松,這第123届的波馬是他要征服的六大馬的首馬,因此他在賽前準備不敢怠慢,並征求了羅老師和梁頌偉的意見。 這次波士頓馬拉松,是他跑了4次全馬的PB,以2:38:36完成。何永昌以2018年渣馬成績2:54:39報波馬,而今年的波馬也是他六大馬中的首馬。在訪問中,不會錯過讓他介紹這次跑波馬的體會和過程,也好讓會友們對此位「最佳表現獎」獲得者多些了解。 他先從比賽當天的天氣講起。「比賽當天起身去行李寄存,期間都寒凍且有微雨,登上大會接駁巴士時,雨越落越大,巴士駛往起點選手村途中,司機因能見度問題,在中途把巴士停下來避雨,待能見度安全才再開車,大雨在起跑前才停下來。在起跑兩小時後,天空漸漸出太陽,去到終點前已經有陽光和曬的感覺。」可見當天天氣變化頗大,當時何永昌只想盡快跑完,避免影響發揮。 談到比賽部署方面,他表示,因波馬有很多跟他差不多步速的跑手,可以跟差不多速度的跑手一齊跑有利保持速度不易跌速,加上外國人身型較高大,可以借他們的身型擋風減低風阻,保留體力。他說,在前往波士頓前偉哥(梁頌偉)提示,找跟跑跑手要找合適自己速度的,若跟個太快會很快跑「爆」,太慢的又會局限自己發揮,所以如感覺太快或太慢都要作出應變,試找另外的跑手或者索性自己跑。至於針對賽道情況,由於波馬一開始便落斜,好易會跑快也不覺,所以他在頭半程盡量保持目標配速不超速,保留體力到30k後上「傷心嶺」至終點。    「結果頭半程每公里都跑快了幾秒,當時感覺狀態不錯,到『傷心嶺』時,因為上斜對比走平路會慢少少是必然,所以我都盡量放鬆心情跑,去到見人舉牌『傷心嶺』頂端就知道之後路段比較好走。」他表示跑完「傷心嶺」時都跑到滿意的時間,但意識到會否跑得太快會出現「撞牆」,當時他有心理準備並嚴陣以待,結果他最擔心的「撞牆」情況都出現了。他說:「最後幾km其實我已經覺得好攰,但仍然希望保持配速,畢竟個頭開得好靚,唔想差少少收場,但去到最後3km時已不停望錶,開始繃緊了。記得終點係一堆熟悉的景物,點解就快完都見唔到?」他的意識似乎有迷離,有點模糊。 他說:「問題終於來了,記得在龍和道有一個落斜上斜坡嗎?即刻有一個了,但我之前唔記得波馬在最後幾km也有一個如龍和道的斜坡,當時只有全力繼續去,上完之後轉彎,進入不夠1km的最後直路,跌速跌到開始諗點解跑極都唔去,身體仍然向前傾,亦因爲我自己為今次波馬付出巨大,極不願意最後抱憾收場,但知道仍然有可能完成目標。結果在終點前失平衡跌倒一兩次,當時反應只是即時起身繼續,旁邊有跑友想扶我完成,我當時已來不及反應,只係即時撥開拒絕,因為我只想在賽道上靠自己跑完,絕不容許借助外力,令我的努力蒙上陰影,最後,我終於圓滿完成,sub2:40,以2:38:36完成,雖然身心有傷痛但全部都是值得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   在如何準備波馬方面,他表示,「因2019年的渣馬完成成績自覺未如理想,所以要微調一下訓練計劃,在波馬之前羅Sir建議主要休養生息為主,不宜太高強度的練習以免把傷勢惡化。除了離港前的一星期外,其餘他都是每周練3課,包括節奏跑、間歇跑及已縮短的長課(17-25k),其餘日子進行1-1.5小時放鬆慢跑(不計跑速),順便加少少里數,在波士頓馬拉松賽前3天只做不多於5k的放鬆跑,保養及按摩一下,放鬆心情比賽。對於到波士頓比賽的時差問題他已有心理準備,因到美國差不多一星期仍未十分適應,瞓得唔好,比賽前每晚都瞓得斷斷續續,所以他不管是否日、夜,覺得眼瞓就瞓,不死頂,有時搭車時有睡意也會順便補眠一下。」何永昌很詳細地為我們分享了他跑波馬的經驗和歷程,對我們不多不少都有所啟發。   體驗當地跑團文化 跑完波士頓馬拉松之後他去了紐約,體驗當地大城市的習俗和文化。還有是親身體驗當地跑步團體的跑步文化。原來在2018年的4月,他獨自去東京旅行,主要目的是要體驗當地跑團的跑步氣息和文化,有關跑團的訊息他都是通過上網尋找到的,見有適合自己去體驗的跑團便毅然出發去參加,他說在東京曾跟跑團練習,當地的年青跑手10公里已可跑31分,在練習的過程中很輕鬆但認真,所以會收到效果。這次到波士頓參賽順便到紐約遊覽體驗,逗留了20天,當然不會錯過在網上找到當地的跑團去體驗他們的跑步文化。他認為東京和紐約的跑步文化,香港的跑步文化各有特點,也不能照搬照抄,只能針對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 在紐約逗留期間出現了小插曲,朋友知他愛玩跳舞機,於是帶他到唐人街玩,他說因久未玩過所以有點生疏但並不投入,原因是心態轉了,覺得跑步在跑42.195公里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挑戰性更大,如再沉迷玩跳舞機怕會跑壞腳,因跳舞機的動作是踏步且要用力,節奏規律快,而跑步是提腿的和有節奏的,跑步始終會比沉迷和流連機舖健康,因此決心戒玩跳舞機了。 在跑波士頓馬拉松之前,他說在3月份已累積了400公里,他的經驗是要跑長課來累積里數,有里數才可以保持步速跑下去,他最弱的是速度耐力不足,會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練習。   宣布獲獎心情尢尷尬 最後他要感謝羅錦輝老師、梁頌偉師兄和大埔會友,有他們的幫助和鼓勵才有此成績,會慶當晚在宣布獲得「最佳表現獎」一刻是感到愕然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因在2018年中才入會,所以當時內心有點尢尷尬。他說,不管怎樣,獲獎是對他鼓勵和信任,他說:「不斷追求進步是我的動力!」
Read More
「我要衷心的感謝成哥、樂華會和長跑運動,特別是斧山道訓練班的一班跑友們。雖然今年年底我將搬到將軍澳居住了,但我仍會返斧山道跟成哥和一班斧山會友們練習,我已跟他們建立了不捨的的感情了。」 石義剛博士是現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講師及香港註冊中醫,是我會斧山訓練班的一份子,在接受會訊訪問時他表逹了自己的心情。他2004年自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哈爾濱來港,成為香港大學的講師,憑優才計劃定居香港,不過他說,因太太在內地有工作,女兒也仍在攻讀西醫學尚差一年才畢業,加上他們並不習慣香港的生活環境,所以至今他仍是一人居港,待大學休假時才返回哈爾濱探親和渡假,與家人的親情不會淡化。   在港大任教的謙謙學者 在跟石博士交談的過程中,讓筆者感覺就跟內地的朋友交談一樣,他們敦厚和誠懇的態度讓你感到親切。 他說,「我為何說要感謝樂華、成哥和斧山呢?因為來港後我才開始參加長跑運動的,由於家居斧山道附近,因經常到斧山道運動場跑步才有緣結織了成哥等一大班在斧山道練習的樂華會友,在參加長跑運動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身體有問題,是對我的生命有影響的病,因此我想,若果不是跟樂華有緣認識了成哥,加入了樂華,讓我有一個參加長跑的平台,這樣我才能發現我身體的問題,我真是真心地感謝成哥和樂華會的。」說到這裡時石博士顯然是有點激動了。 他表示來港初期,由於語言問題除了因工作外他跟別人的交流較少,缺乏溝通和了解,香港和大陸內地的文化存在差異,在人與人接觸的過程中便突顯出來了,所以他在剛來港時都感到存在隔閡不易消除,但他在斧山認識了樂華跑友後,最初因語言問題仍是較少地跟人交談的,但認識久了他感到斧山的樂華會友們待人誠懇和單純,容易溝通,尤其是成哥、安哥等此等「好人」,在現今社會上已很難遇上。   04年初來港便參加毅行 2004年他初來港時,最先融入香港生活的是跟他的學生們到香港的山野中去,在學生的鼓勵和邀約下,他便經常參加學生組織的行山活動,獨個兒在香港生活、工作,行山是最好的生活調劑品,既可鍛煉身體,又可以欣賞香港美麗的山野,是跟港人交流了解的最好媒介。喜歡行山的人似乎都希望可以參加至少一次「毅行者」,2004年他應邀為學生做毅行者的支援工作,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毅行者」此項山野運動,之後的2007年、2010年、2014年、2017年和2018年都參加了5年「毅行者」,行山往往要花上一整天,石義剛後來在大學的工作日漸忙碌,他覺得花上一天來行山越來越覺得奢侈了,但又不想放棄健康的生活,於是便選擇了較易安排時間的跑步運動來鍛煉身體。   病人鼓勵開始跑步 石義剛是在2012年12月10日遞交入會申請的,至今也有7年時間,在加入樂華會前的2009年開始他也經常到斧山道運動場跑步,每周3、4天到斧山,他來港後才開始參加跑步運動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他的一位經常參加長跑的病人因受傷正接受他的治療,在此段期間此位病人不斷鼓勵他跑步,並鼓勵他報名參加天水圍10公里挑戰賽,石義剛在猶疑中答應參加了2009年的天水圍10公里挑戰賽,為了應付比賽他開始到斧山道運動場跑步,起初跑3公里、5公里,至正式比賽前只跑了一次10公里,結果以52分18秒完成,他的病人告訴他,「你在沒有太多練習下能跑這個時間是中等水平。」參加過這次第一個正式比賽後,石博士覺得在跑步方面應該堅持下去,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於是便常到斧山跑步。另外,因家人並不在港,上課後工餘時間出來跑步可以讓生活過得不太悶。   學生年代是足球健將 他表示自己性格好動,自少便熱愛運動。石博士唸大學時是攻讀中醫學的,在讀高中、大學時期都沒有參加過正式的長跑訓練,真的是來港後才接受成哥的長跑正式訓練。他說:「我自少便喜愛運動,由於哈爾濱天氣在冬天很冷但夏天則炎熱,因此室外的冰上運動熱門運動,我都有參加去玩玩,其實我的體育運動能力應有中上水平,我很熱愛踢足球,花得最多時間去練習的是足球而很少接觸跑步,我熱愛踢足球,在高中和大學時期都代表學校比賽,在哈爾濱每兩年都有舉行高校足球賽,代表學校都取得過一些名次,可能是經常接受足球訓練的關係,所以我的大腿較有力,這對練長跑是有利的條件。」 以他這樣熱愛足球的學生,又經常堅持身體鍛煉,雖然沒有接受過跑步訓練,在沒有更好的人選下老師必想到選他出來參賽,石義剛也是如此地在沒有任何訓練下參加了一些1500、800和400米比賽,成績也不太差。他說:「我的1500米跑4小時50分,800米跑2分10秒,400米跑57秒,在校內未獲得過冠軍,最高名次是第二或三名,因為在校內跑得好的有更優秀的同學。」石義剛講述了自己以前參加運動的情況,已是多年前的事了。   「這班人好厲害」 「我做醫生習慣了觀察人。」2009年初到斧山運動場跑步,他看到一大班人在練習,是很有計劃的練習,有人計時和給口令指導跑步,石義剛覺得這班人好厲害啊!暗中盤算着,以自己的能力可否嘗試跟着他們跑?經常出現在斧山運動場,石義剛認識了成哥等樂華跑友,成哥很熱情地歡迎他跟跑。 跟着跑時他覺得這班朋友很厲害,但他不知道他們是樂華長跑會的,因為語言問題他一直沒有跟其他人有太多的交流。之後2010年春夏的時候,他為一位前樂華會友醫治傷患,通過此位會友他才知道這批跑得很快的人是樂華長跑會的,心裡產生了羨慕他們的感覺。 「成哥、光腳跑的阿樊、流祥、阿榮、肥虎、火箭、阿輝、二強、偶爾來的賴吉等等。這些名字是後來我才知道的。知道樂華之後,聽說是可以自由加入一起跑,我便主動跟成哥說,成哥當然很爽快地答應,就開始了在樂華會的跑步生涯。那段時期我很認真的盡量抽時間參加星期一、三的練習,並在2011-2012左右達到我的跑步巔峰。當初我並不打算加入樂華會,因為覺得就是跟跑一下,後來覺不是會員跟跑好像是局外人,就決定加入樂華,又開始參加會慶活動。」石義剛如是說。 加入樂華會後更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成績,他説2011、12、13年他跟成哥練得最勤力的,身型也消瘦了。跟成哥的練習也很見成效,在練習中的5公里可以輕鬆地跑進21分內,10公里比賽的成績也可以跑41至43分。   第一馬選了最難的 2012年底回哈爾濱探親後回港後,他跑了人生第一場全馬,有朋友叫他一起參加在2013年初舉行的中國沿岸馬拉松,這是出了名難度高的全馬賽事,他第一次跑以3小時39分完成,他說行山時曾到此賽道,故對賽道有一定的認識,跑起來懂得如何分配體力。中國海岸馬之後渣馬便接踵而至。 2013年他跑第一次渣打馬拉松便造出了個人至今的最佳時間,他的朋友對他說,跑渣馬可以比跑中國沿岸馬拉松快10分鐘,他抱着這個概念,希望自己的第一次渣馬可以比中國沿岸馬拉松快10分鐘,結果他如願以償,跑出3小時24分08秒的個人最佳時間。在衝線之後他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感到自己的能力仍未發揮出來,仍可以跑得更快,有點後悔留力得太多,因未跑過渣馬,對賽道的認識沒有經驗,所以跑得較保守,他在跑過西隧後仍覺得體力充沛,跑至銅鑼灣市區時才發力衝剌,有了跑第一次渣馬的經驗,又衡量過自己的能力,因此他期望在2014年的渣馬可以跑快2至3分鐘甚至5分鐘。   亮起生命的紅燈 2014年的渣打馬拉松間接地對他的生命亮起了紅燈。石義剛對04年的渣馬信心十足,因他在準備時跑了一次他從未跑過的32公里長課,起步後一切以自己賽前定下的計劃去跑,情況十分順利,步速也越來越快,但跑過西隧後他的右腹側開始很痛,他忍着跑到維園衝線,時間是3小時28分45,對此成績他並不滿意,是否自己跑得太快了沒有經驗才導至右腹痛。情況並不樂觀,後來在斧山跟成哥跑時跑得快又痛,吃成哥提供的生菓餐時由於是空肚食又痛,這種情況引起他身為醫生的警覺性,並藉着4月份一次回家探親時進行抽血檢查,但結果是正常,他這種腹痛的情況延至7月份仍未見好轉,於是在8月份他進行了腸鏡檢查,發現了腸內原來長了一個已有2、3厘米的腫瘤,大學即安排為他進行手術把腫瘤切除。 他說:「自己的家族是有患癌歷史的,這可能是遺傳又或者跟自己愛吃辣的飲食習慣有關,知識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參加長跑運動,可能不會這麼早期發現,因運動要讓體內各噐官的功能都要發揮最大功效,有些毛病便這樣顯現出來,從而可以發現自己身體內的隱性病,如果我只是以正常的生活習慣生活而沒有參加長跑,有可能我身體內的腫瘤會不斷發大而不被發覺導至後期,所以我很感謝和慶幸參加長跑運動和感謝樂華會為我提供了這個長跑的平台。」   為又跑進3:30而高興 在進行手術後只休養了一個月,石義剛為免擔誤學生的課堂便上班了,他說經歷過手術後對跑步的要求雖難以像以前,但他強調仍然是有目標的,「我有能力便要堅持下去」。2014年在他手術後的兩個月便恢復慢跑,還參加了當年的「毅行者」,並以25個小時自己最快的時間完成。「現在要按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跑,快、慢已不是追求的目標,堅持下去才最重要。」石義剛手術後體重比起最「弗」時重了20磅,但由於他的堅持,近年馬拉松的成績也不差,在2018年初的渣馬仍可以跑3小時31分,在去年底跑廣州馬拉松又可以跑3小時28分,全馬可以再跑進3小時半內是他近年的期望和欣慰,這個目標他又可以達成了。 做過手術後他的練習里數不敢太長,但他為自己制定了一套適合自己練習馬拉松的計劃,他說:「我個人的體會是如要跑進3小時30分的成績,要毎周跑4至5天每天10公里,不是慢跑而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跑,若能堅持下去是有成效的。」   樂意助會友和會方提供專業知識 至於將來的目標,他說除了跑中國沿岸馬拉松、渣馬和天水圍10公里外,還希望可以跑倫敦和東京馬拉松,雖然去年報了名郤沒被抽中,還有是可以跟樂華會到海外跑得更遠,2017年他跟學生到日本跑了奈良馬拉松,見識了日本的跑步文化,最近會方邀請了日本跑手川內優輝來港比賽,為推動香港的長跑運動發揮作用,又讓日本跑手體驗港人的熱情好客,這種互動交流很有意義,他說這也是樂華會才可以做到的。 石義剛博士在訪問結束時表示樂意為會方和會訊做點事,以他的專業知識提供一些有關醫治跑步骨科創傷的專業意見,他現在在斧山練習時,有些會友都會征詢他一些醫治傷患的意見,他本人是十分樂意的。「如有需要在會訊上提供一些專業知識,我很樂意充實會訊的內容,為樂華會盡自己的能力。」
Read More
張奕綸剛與家人渡過聖誕假期,便立即應約接受會訊的訪問,我會很感謝他的支持,事實上他平日頗忙,又適逢難得的聖誕長假期。他說:「自己並非會方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當方太通知我要接受訪問時是有點意外的感覺。」他表示,自2003年加入樂華會後,雖然會方的活動並非每一項都有參加,但感到樂華會會員的凝聚力很強,會友們樂於為會方承擔義務工作,以現時香港社會的情況,樂華會的訓練班仍舊是免費為會員服務的,教練們都盡心盡力指導會友,這在現今社會是十分難得和有意義的事情。 張奕綸表示,細數下來他參加馬拉松運動經已有十多年時間,這十多年的跑馬經歷讓他有如下體會。他說:「跑馬拉松猶如人生,你付出得多也未必回報得多,你比別人更努力了,但得到的也未必較別人多。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你會見到身材比你肥的,跑姿不正確的,年紀比你大的,都可以過你頭,或者你所認識的朋友他的操練時間比你少,但成績反而比你好,以上這些情況便是跑馬拉松的現實,要學會接受,對方能過你頭,練得少成績還比你好,內裡必定包含着各種原因,這跟做人處事一樣,也不用妒忌,馬拉松比賽是挑戰自己和戰勝自己的比賽,跟做人一樣只要做好自己,一切從當前做好便可以。」以上這些體會是張奕綸十多年跑馬得回來的體會,對我們也很有啟發性。   圓了心中十多年的心願 最近他完成了一個埋藏在心裡十多年的心願,這讓他十分開心。在剛過去的12月9日他重返舊地夏威夷參加了夏威夷馬拉松,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在夏威夷留學,當年他只在路旁做觀眾觀看跑手們努力地跑,返港後至自己愛上了馬拉松後,他感到後悔,為何當年自己不成為一份子,因此他有個心願希望可以重返留學期間渡過5年光景的夏威夷,落場跑一趟馬拉松完成自己的心願。 回想這5年留學生涯,他說夏威夷是旅遊渡假的好地方,生活較簡單優閒,在當地不少日本人已落地生根,他當年因為是去讀書所以都把大部份時間都投放到學業和工作中去,鮮有在當地參加運動和旅遊,雖然自己本身是熱愛運動的,中學年代熱愛踢足球,出來社會工作後跟一班朋友愛上了打羽毛球,反而在大學年代基本上少有參加運動,夏威夷的海灘是世界著名的,但平日課餘後他要到餐館打工,因此5年內到海灘游泳的次數也不足10次。 談到參加夏威夷馬拉松,他應要求講多些有關這次比賽的經歷。夏威夷馬拉松參賽的3萬人中差不多有7成是日本人,他們由日本國內的旅行社組織到夏威夷比賽,情況空前氣十分誇張,除了大會專供他們特別的配套外,他們也自行組織了很有規模的團隊到夏威夷支援,工作做得很貼心。 夏威夷馬拉松限時超過10個小時,你可以慢慢享受,這跟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有關,在數年前曾有一位92歲的跑者以10小時完成了夏威夷全馬,這至今仍是世界紀録。 這次跑夏威夷馬松,他劈頭的第一句便說:「自己跑了一個近年最慢的馬拉松,要4小時20分才能完成。原因是受到時差影響,當地跟香港相差18小時,比賽上午5時起步等於香港的晚上11時了,正是要上床睡覺的時間,加上當地氣温高,跑至上午8時太陽出來時已有30度,這對我來說是最大挑戰,因為怕熱所以在30公里後己無以為繼了,我計算過至最後2公里時竟用了25分鐘才能完成,雖然成績不好但這是很好的體驗,而且又實現了自己埋在心裡十多年的心願,想起來也覺開心啊!」   去年長野馬造PB 去年的開心事不單只是12月跑了夏威夷馬拉松完成了心願,還有是在去年的4月15日他在長野馬拉松跑出了自己馬拉松的PB,時間是3小時48分。他回憶自己的馬拉松最佳時間曾在2016年渣打馬以3小時49分完成,去年4月的長野馬拉松可以造到自己的PB他十分開心。總結箇中原因,他說是當天氣温低只有十度左右,且下起毛毛細雨,他認為這種天氣很適合自己,所以發揮較好可以跑出自己的最佳成績。 談起到海外跑馬,他說一切安排都是以兒子的學習生活來規劃,每年3、4月和11、12月都是他參加海外馬拉松和旅遊的日子,他說:「我的第一個海外馬拉松是跟樂華大軍到台灣跑台北國道馬拉松,後來又跑過澎湖馬拉松及金門馬拉松, 而最近一次細數已是數年前的峇里馬拉松了,未能跟樂華大軍出外的主要是工作和照顧家庭的問題,2013年以前曾經有數年返內地工作,每周只回港一次,雖然返大陸工作也有帶備跑衫跑鞋,但礙於當地環境配套,又或者如在北京夏季會很熱,冬季又在零度或以下,要跑步會有客觀條件限制,所以當年每周回港後必會相約跑友練習,不會放棄。 張奕綸較鍾情於在日本舉行的馬拉松,出外跑馬必選日本,例如至今他的海外馬已跑了鹿兒島、佐賀、福岡、大阪和長野馬拉松,新的目標是今年3月17日的德島馬拉松。他表示遺憾的是六大馬拉松之一的東京他始終無法中籤,所以跟東京馬拉松仍緣慳一面,未能親身體驗其中樂趣。 張奕綸參加馬拉松的十多年經歷中,和不少跑友一樣都曾受傷過而被迫養傷了個多月,到後來竟又不藥而癒。事情是在2016年的鹿兒島馬拉松,當年他自覺狀態不錯因此心雄要在此馬中造到好成績,在比賽時因速度開得較快,至跑到30公里後膝蓋抗議不能支持下去了,但意志仍叫他頂到終點,之後連行路也感疼痛困難,經過個多月的忍痛難耐下他去求醫,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後對他說,「你的膝蓋沒有受傷啊!」之後他受傷的部位便不藥而癒,這讓他感到神奇。經細心總結後,他認為當時可能膝蓋真的有勞損,但並不如想像中嚴重,加上心理上的因素,又經過個多月的休息後,原先有勞損的部位得以康復,加上醫生診斷後又讓心理上得到舒緩,因此這次不藥而癒的受傷經驗讓他更要叮囑自己不能受傷,凡比賽和練習都不必免強,「長跑長有」是他現在跑步所抱的態度。   最初為減肥而跑 張奕綸最初跑步的目的是要減肥,因在2002年底要影結婚相而要減肥,所以去跑步,當時他預上一位平時有跑步的同事建議他報名参加2003年的渣打馬拉松,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渣馬,但這並非他的第一個正式賽事,為跑渣馬他又聽從同事的建議報名參加了石崗10公里跑當熱身,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而且在這個比賽中認識了一眾跑友并越練越着迷更愛上了「跑」。十幾年下來, 除了自己的興趣, 身邊一眾跑友的相互支持亦不可缺少。 他說:「學生年代雖然喜歡運動,但只是參加踢足球等同學中較普及參與的運動,對田徑是觸不到邊際,難以想像到後來自己會愛上跑馬拉松。」 第一次參加過渣馬之後,至今他每年都有跑渣馬,他希望能保持住這個紀録,愛上了「跑馬」自然必定會參加更多比賽,直至2007年兒子出生後,他為照顧家庭相對地減少了參加賽事,到兒子升小學後他要照顧的家庭事務更多,每天送太太和兒子上班上學,照顧兒子的功課,假期是和家人一齊的family day,種種原因他必須放棄參加一些比賽,相信不單是他,而是不少跑友都會遇到這種問題。雖然如此,他慶幸自己能够堅持下來並沒有因此而放下跑鞋,他說:「我少參加樂華的活動包括訓練,但我的如常練習並不沒停過,每周六或日我會跟跑友到城門水塘或沙田城門河走長課,我們是6:30起步,所以在沙田長課回程時會遇到樂華跑友,他們大多是於2003年起我到斧山道運動場練習時認識的會友,至今還見到我們仍在跑道上。長課後吃過早餐返家剛好是家人起床的時間,這樣的安排又不會錯過了周末家庭樂的日子。」   在斧山喜遇好人的生菓成教練 張奕綸是在斧山道運動場跟樂華會結緣的。話說2003年他開始跑步,由於有跑友家居較近斧山道運動場,因而一班朋友便經常相約到斧山練跑,此時他經常遇到「生菓成」教練在此主持訓練班,他說成哥好友善,見他們便邀約他們一起練習,並享用成哥提供的生菓餐,同期亦認識了方生及方太,日子久了他們便自然地加入了樂華會。 他表示因熱愛馬拉松會堅持跑下去,因跑步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可以為家庭帶來正能量,雖然太太並非跑友,但每次出外太太都是她的支持者和「粉絲」,還有現在讀小六的兒子也於去年參加了「樂華盃」及其他賽事和他一起親子跑,長跑運動讓他的家庭充滿正能量和陽光。他說,跑步可以是1個人的運動,也可以跟一班朋友跑,這是他熱愛跑步的原因之一,各人因熱愛跑步而走在一起,有共同話題當然會讓隔膜少了,關係密切了。 他表示跑步還可以調節他的飲食,他說喜歡食,還有是養成了飲可樂的習慣,這是在夏威夷留學期間因到餐館打工,當地人愛把可樂當水飲,在餐館打工飲可樂隨手可取,因而他也養成了這個習慣,至今難改,長跑可以平衡身體內的糖份,保持體重和健康,這是他堅持長跑下去其中原因之一。 他和身邊一眾跑友的願望是「長跑長有,不沾傷患」,相信這也是會友們的願望,在2019年到來之際,也祝願張奕綸和會友們長跑長有,新年帶來新景象,共同進步。 對香港跑馬前景樂觀 近年香港掀起長跑熱潮張奕綸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認為這是大好事,每人參加此項運動的目的各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但參加長跑的人多了讓社會上著重健康的氣氛濃厚了,也讓香港馬拉松運動這座金字塔的底座擴大了,基礎大了才可以發現和培育出更多精英,現在跑馬拉松的配備種類有更多選擇,以前有一對較好的跑鞋已感到滿足,但現在則有更多的選擇,跑步衫褲鞋襪的物料更科學化,這對提升成績是有利的。 還有因參加馬拉松的人口大增,年青好手人數也大增,十多二十年前在香港可以sub-3的跑手數得出來,來去都是賴學恩、蔡達明等,現在每一場比賽站上領獎台的不少都是新面孔,香港在發展馬拉松運動方面前景尚是樂觀的。
Read More
        「我是樂華會最早期的會員,自樂華會成立至今,可以說是見證了樂華會發展壯大的過程,是樂華歷史的見證人。」林樂榮長期活躍在香港跑壇,是一位資深跑友,所以不少人都認識他,尤其是樂華會友和跟樂華有親密關係的跑友。         他說,近期有點傷感,因為認識的樂華會友包括創會會長袁伯等,和一些認識已久的跑友如馮振安等都相繼離去,一班長期堅持跑步的跑友也年齡漸長了,時光飛逝,也看到香港參加長跑運動的市民大增,長跑已在這個城市形成了風氣。         89年參加第一場比賽         林樂榮自少便喜歡運動,他笑言自己讀書成績不好性格好動,所以十分活躍,他很喜歡參加體育運動,特別是跑步,因經常到九龍仔運動場跑步也認識了一些跑友,當年的市政局不時會舉辦一些免費的跑步比賽,他便通過看報紙等途徑去報名,而他參加的第一場正式比賽是1989年舉行的英女皇壽辰日比賽,賽事在摩士公園泳池外的馬路上舉行,沿着馬路跑到九龍塘後折返。         他回憶道,當年參加跑步比賽純粹是為興趣而參加一項活動,不會希望有獎牌和紀念品,也不認識任何跑會,但在暑假期間由於報紙有刊登暑期訓練班的消息便參加訓練班了,他印象較深刻的是曾參加公民體育會的暑期田徑訓練班,在此他認識了跑友鄭國開,自始之後他通過鄭國開的介紹,漸漸開始認識了更多跑友,打開了自己在跑步界的關係。   鄭國開介紹加入樂華會         林樂榮坦言他如不認識鄭國開便不會加入樂華會,他說在認識鄭國開時樂華會尚未成立,當年是在1997年之前,一班活躍在樂華邨的跑友經常在樂華邨附近練習和舉辦比賽,他自鄭國開口中得知,他們會在北潭涌舉辦「私房賽」,有興趣便去參加。林樂榮跟鄭國開一齊參賽,也認識了不少樂華邨的朋友,這個「私房賽」便是「樂華盃」的前身,在眾多參賽跑友中,唯一的女士是冼麗玲,她是樂華會最早期的女會友。           樂華會成立之後,由第一任教練李天強於體院主持訓練班,林樂榮是第一批樂華訓練班的成員。當年體院的規模不比現在般大和專業,資深跑友陳華貴在體院租了兩個儲物櫃,他借了一個給樂華會,於是樂華便可以到體院練習,由李天強主持,有時練習時連燈也沒有,當年成員之一的林樂榮也在此認識了不少樂華早年的會友,大家在長跑圈中維持友誼至今。           時間悠長,在過程中跟樂華會之間的關係也時遠時近,但仍有聯絡見面,哪份情誼並沒有間斷過,近年他較多地參加一些長跑比賽的義工工作,包括渣打馬拉松等大賽事,這些工作有些是冇報酬純粹是義務的,有些是有車馬費的,但他強調並不會計較這些,他從心底裡覺得,參加這些工作可以不被時間洗擦掉他熱愛長跑的哪份情懷,也不會淡化跟跑友們的關係,特別是跟樂華會的一班老會友。他舉例說,雖然現在在斧山沒有跟生菓成練習,原因是已跟不上生菓成教練所教的節奏了,但大家見面時仍然感情甚篤,沒有半點疏遠的感覺,他強調:「我們都是樂華會第一批在體院跟李天強教練練習的會友。」   港深馬拉松留下難忘回憶         林樂榮自1989年開始參加長跑運動,至今已有29年了,時間並沒有影響他參加長跑運動的信念和熱愛,他堅持練習和參加比賽的動力並沒有減弱,在周一晚他會在斧山道附近的學校邨運動場跟一班跑友練習;周三晚由斧道運動場跑去郵輪碼頭來回;周日他自已走長課,由斧山道經黃大仙到樂富,再走去九龍塘回程,或者由斧山道運動場走扎山道再跑上飛鵝山練習斜路。     他說:「我的馬拉松成績不算好,最好的是1992年渣馬曾跑過3小時15分而已,但愛跑是我的信念和興趣。」林樂榮在29年間參加過大大小小不同的賽事,近年他則較少跑全馬而攺跑半馬,原因之一是他的身體問題,不能進行過激的運動,才能保持長跑長有;第二個原因是他喜歡跟一大班跑友到處旅遊和參加當地的比賽,如果跑全馬賽後的恢復會較慢,畢竟年紀漸長,為免影響之後安排的旅遊行程,所以會選擇跑半馬。     跑了多年馬拉松,對林樂榮來說留下不少深刻印象,但他表示最難忘的是參加92、93年的港深馬拉松,當年舉辦此項賽事是破天荒的,因由香港跑去深圳,過海關是最大的難題和最吸引跑手的,當年參加馬拉松運動的人不像現在般眾多,氣氣也不及現在般火熱,所以報名參賽並不難。當年的情景他仍歷歷在目,先是大陸方面派關員到灣仔運動場為跑手們登記辦手續,他們在跑到深圳後領回證件便可以憑自己的回港證過關返港,他也忘記了在哪個關口過關,總之是終身難忘的經歷。         近年,林樂榮的跑馬戰場多數移師到台灣和內地,參加本地賽事相對地減少了。他說因為他很享受跟跑友們跑完馬拉松後在當地旅遊的感覺,在上月他剛跑過台灣田中米倉馬拉松,在12月份他的跑馬賽事頗為頻密,包括跑完12月9日的廣州馬拉松後,隨即會跑汕頭馬拉松和横琴馬拉松,真箇是馬不停蹄了。         近年來林樂榮又養成了一個習慣,是在農曆年初一至初三都不在香港過,而是跑到廣州過年,原來他與朋友在農曆年初一早上會到廣州珠江河畔進行新春跑,由愛群大廈對出起步,沿着珠江跑至電視塔後折返,來回約10多公里。到廣州跑珠江過農曆新年已成為了他的習慣。   兩次受創留下的生命痕跡         上文提到林樂榮因身體問題已減少了跑全馬改多跑半馬,原來他身體曾經遭受過兩次較嚴重的創傷,這兩次創傷都頗為嚴重。第一次於1993年在比賽中受傷,當年他參加深水埗越野賽,賽事在馬騮山石梨貝水塘舉行,由於跟前面的跑手太貼,當前面的跑手跳過欄路的樹根避免了受傷後他則因跟得太貼,看不到路面有樹根欄路,因此被樹根絆倒人如插水般直飛落山岥,他的膝頭踤裂即送入院急救,後來由於傷口癒合不好又再要進行手術,經過兩次手術後他休養了達兩年之久,難得的他在痊癒後積極地恢復操練,經過不懈的努力又可以再上跑道,跟其他跑友一齊如常地參加操練和參加比賽。     第二次重創就發生在今年年初,從事裝修行業的林樂榮工作上需要要經常爬高爬低,在做一些工程時不慎碰到頭部,當時可能不嚴重或者察覺不到腦部被撞傷了,如此日積月累地出現了腦內部慢慢滲血也不察覺到,今年4月,正當他為一位跑友的家居進行裝修時突然暈倒,在旁的會友即急叫救護車送他入院急救進行開腦手術,醫生在他的頭顱頂開了4個孔把腦中的瘀血清除掉,幸運的是這次手術十分成功,否則以後會如中風病人一樣四肢癱瘓不能動彈。     他說:「這次經歷我是死裡逃生,因平日是單獨居住,當天理應不用開工,但因放假沒有特別安排便索性繼續開工,上到該位會友家中繼續做未完成的工程,如果不是這樣我會留在家中,暈倒後會失救,當時會有甚麽能果實在是不敢想像,我算十分幸運了。」     兩次重創在林樂榮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蹟,這痕蹟也讓他永遠感謝他認識的跑友和助他渡過生命難關的會友。   長跑長有跑下去     在跟林樂榮交談中了解到他的性格率直,為人誠懇,所以在跑壇中人緣甚佳,也從會友和跑友中得知他的為人,所謂「好人有好報」,他經歷了兩次大創傷,尤其是今年4月份的突然病發,他本人也承好彩,或者命中會有註定,在他遇到危險時便會有人相助,一個好人會給社會帶來的是正能量。     儘管有如上兩次經歷,但他對跑步始終不離不棄,現在他也可以跑步和比賽,如常地跟跑友們出外跑馬和旅遊,過得十分開心,我們祝願他身體健康,正如他的願望一樣:「長跑長有,繼續跑下去。」
Read More
   「阿正」—-林育正。我會九龍灣會友都愛如此親切地稱呼他,去年的的日本福岡馬拉松自駕遊和今年的函館馬拉松自駕遊都由他一手策劃,所以讓較多會友認識他。     九龍灣會友每天的「烈陽神功」正好在中午進行,這段練習時間正好是九龍灣各商業企業、銀行等及籃領們的午膳時間,他們會在午膳之後抽空到運動場散步或做運動,下午2時後他們又要陸續上班繼續每天繁忙的工作,九龍灣不少會友都是在這段時間認識了方生和發哥等會友的,及後便加入了樂華會,「阿正」也不例外。 在烈陽下加入樂華會      阿正表示,在九龍灣運動場或者在街上都可看到一班赤着上身的人在跑步,不管是春、夏、秋、冬四季,哪管是寒冬或30度以上的高温,也見到他們在跑,2014年,「阿正」剛到九龍灣某銀行的電腦部工作,當年他的體重逹到180磅,在午膳後他可以坐在空調辦公室內等下午繼續工作,若如此他覺得自己會好「癈」,他在辦公室的大玻璃窗外望見天氣很好,陽光普照,又可以看到環境不錯的運動場、足球場等,於是他決定在吃完飯後走出辦公室,到運動場散步或做做運動。    他每天到九龍灣運動場都見到方生等會友在跑步練習,看到此情景不禁出現了好奇之心,尤其是逢周二和周四的5公里速度練習, 「阿正」見到「呢班人跑得很快呀!」在運動場的日子久了,某天方生主動跟他交談,並邀請他參加5公里速度練習,「阿正」記得他的第一次5公里速度課獲得九龍灣會友的特別照顧,他們鼓勵說初期不要追求速度,志在完成便可以,他記得楊sir全程帶着他跑,若跟不上便放慢腳步讓他跟上來,如此這樣他便完成了第一次5公里速度課。   參加5公里速度課是他在九龍灣練習的開始,之後他如同其他會友一樣,在中午放棄了吃午飯的時間,跑完步後才返辦公室,至3時許再吃下午茶當午膳,食量減少了,每天又有跑步,他的體重一下子減了30磅,在外人的眼光中是驚人的事。堅持下來便有進步,「阿正」的5公里速度課已經不用包尾了,且大有進步,可以擠身到中、前列的位置了。   「阿正」表示,他從心底裡慶幸自己可以加入樂華會,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共同練習時大家都坦誠地談到工作、人生等等,大家都有共同的話題,特別感受到以方生帶頭的會友是真誠地為推廣香港長跑運動出力的,例如教練成哥主持訓練班分文不取,甚至請大家吃水菓,跟其他跑會有別,他們可以以名人效應收費,當然每人參加訓練班的目標不同,有些是樂意繳費的,只是樂華長跑會的宗旨跟其他跑會不同而已,不能一概而論。又例如方生領導樂華每年都舉辦會慶活動和報名參賽,不但要花費精力,有時更要私下補貼也不會斤斤計較,這種精神在當今社會已難見。   心仍繫着九龍灣 由於轉工,「阿正」在九龍灣操練了二年半後(2014至2016年尾,2017年轉工)改往中環上班 ,缺少了中午的「烈陽神功」後,他正積極尋找可以進行午練的地方,在未有可供練習的賽道前,他選擇在中環的健身室跑機,對保持練習絶不荒棄。雖然已離開了九龍灣,但心仍繫於九龍灣,在九龍灣的年半的練習,讓他最高興的不單只是認識了方生、發哥等樂華會友,他還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利用中午時間一齊到九龍灣運動場跑步和做其他運動,還租用了公司的健身室一齊做運動,同事間做運動的氣份濃厚,他發出的正能量讓更多人參加跑步運動,這也是我們樂華長跑會的宗旨。     在學生年代,「阿正」較喜歡參加如足球、 籃球這些球類運動,因為他喜歡群體活動,現在在工餘時間,他除了跑步外,還喜歡約一班朋友去行山等此類戶外活動,他說,他以前絶對不會選擇跑步,原因是怕跑步太悶,但現在的看法又不同了,跑步不用約齊腳便可以進行,是完全自主的運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以後不再跑全馬了」    以前不會選擇跑步的「阿正」當然未曾參加過正式比賽,他的第一場正式跑步比賽是參加2015年的街馬半馬賽事,比賽在郵輪碼頭起步,在官塘區進行,這是他熟悉的地點,因走「雙碼」(郵碼和官碼)是九龍灣會友們每天的練習路線,這次雖然是他第一次比賽,但感覺良好,跑完21公里後一點也不覺攰,對他以後參加比賽的信心大大增強了。    半馬跟全馬相比難度絶然不同,在會友的鼓勵下,2016年他參加了第一届清遠馬拉松,對此馬他是頗為期望的,希望能跑到好成績,另外清遠也是他的家鄉,他也期望自己的第一馬在家鄉的土地上跑得好些,可惜事與願違,比賽當天天氣欠佳,既下雨又濕度高,迷霧很大,汗水難揮發至使混身很不舒服,在幾經努力下他差不多以接近5個小時才返抵終點,衝線後又要行一段頗長的路程才能返抵酒店,於是他產生的念頭是:「以後不再跑全馬了。」相信很多跑友都有此經歷,當冷靜下來後又會改變主意,為下一場全馬做準備,他總結這次首馬跑得差的原因是長 課不足,最長的一次長課是在方生鼓勵下跟方生由沙田走到大埔梅樹坑共28公里,對於從未練習超過20公里的他來說是在較辛苦下完成的。    他說:「至今我只跑了3場全馬,除清遠馬拉松外,第二場全馬是2017年福岡馬拉松,第三場是剛跑完的函館馬拉松,希望將來可以跑得更多。」   日本流浪畢生難忘     2017年福岡馬拉松和今年函館馬拉松是會方組織的自駕遊跑馬活動,「阿正」受方生 委託負責以上兩次自駕遊的策劃工作,由上網買機票、訂酒店、制定行程和旅遊路線都由他策劃。「阿正」表示,他對於日本還算是較熟悉的,因為剛大學畢業後曾揹起背囊到日本流浪了6星期,除北海道外日本其他地方都去過了,返港後他還為出版社出了一本書,向好此道者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他說,當年剛畢業沒有多餘錢,在日本每天都以最低銷費渡日,瞓街瞓車站是常事,有時一天只吃一個麵包充飢,選搭交通工具會選擇最便宜的,例如他們由東京去大阪會選坐十多小時的火車前往,因為票價最便宜。這次流浪讓他難忘和增廣了見識,最讓他感動的是有一次在東京坐車,遇到一班旅遊的老人家,見到他們的身世便大方地把食物派給他們,令他們十分感動。      「阿正」有感而發地說,方生為樂華會組織跑馬外遊是付出了無窮的精力,完全是無私的。對照起以往,現在互聯網發達普及,上網便可以找到很多資料,包括訂機票、卜酒店都可以,但當年方生要找資料較現在困難得多了,何況方生組織的外遊跑馬地方都不是旅遊熱門地點,例如俄羅斯、歐亞非等地方要找資料必須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難以估量的,更讓我們佩服方生的魄力和對方生的敬意。     「阿正」再三強調他慶幸自己能够加入樂華會,「樂華會的非牟利性質十分難得,還有樂華會人讓他敬佩,特別是方生、方太為會務盡心盡力沒有怨言,對樂華的事都牽掛在心上。」他曾帶太太出席樂華會會慶,太太對樂華會的人和事印象很好,所以他注定是樂華人,太太也很支持他參加長跑運動。他育有兩名女兒,孩子年紀尚少,他的假期就以陪伴孩子為首位,現在的小朋友課外活動多,更加需要父母的照顧,有時他只能邀約朋友同事們於周日下午到沙田練長課,跑的也是樂華會的練習路線。   明年3月迎更大挑戰 明年3月,他將會接受更大的挑戰,因他的東京馬拉松已中簽,故他的短期目標是要為明年3月的東京馬拉松作好準備,為跑好東馬制定練習計劃,初步是利用中午時間練習8公里至10公里的速度課為主,周六、日則練長課,更高的目標是希望可以完成六大經典馬拉松,他深信會遇到的困難不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以實現夢想,就以波士頓馬拉松為例,他的年歲達標時間是3小時05分至10分,他說:「這是對我很有挑戰性的關卡。」       雖然難關不易闖過,我們鼓勵和祝願阿正最終可以圓夢,實現完成跑畢六大經典馬拉松的夢想。      林育正——「慶幸我能加入樂華會」
Read More
師兄師姐的鼓勵讓我不斷提高                                    –2017最佳表現奬林寶玲 「今期會訊的訪問對像是獲得2017年最佳表現獎的資深會友林寳玲姐師,在過去的2017年,,她在長跑比賽中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獲獎實至名歸。今期她應會訊的要求,親自執筆寫下了自己的獲獎感受和跑步心得跟會友們分享,在此我們表示十分感謝她的付出,也希望會友們有所得益。」 一向享受跑步練習的過程,在樂華的日子只會令我對跑步的興趣有增無減,在跟眾多的樂華師兄師姐交流中獲益良多,原本喜歡跑步的原因只是因為求方便,因跑步沒有時間限制,不受場地限制,也不需要約會「拍拿」,便可以輕輕鬆鬆地享受跑步樂趣,並可以把自己和跑步融為一體,去感受、體驗及了解跑步是什麼,更能了解每次在不同狀態下練習的體會。 正能量來自參加樂華訓練班 但密集的賽事及練習,有時往往會令我感到迷網,過量急進的練習令我受傷,斷斷續續的進行狀態調整,及因受傷而要減量訓練,已經經歷了不少次,可貴的是在樂華每次的長課中也能跟各位師兄師姐在練跑中交流,令我感到在練習時十分氣氛輕鬆;還有的是在樂華的訓練班中,在教練們帶領下所帶出的士氣,也是我的正能量提升的來源,而在我當晚的訓練達標時,是多得訓練班中各師兄師姐們的鼓勵和指導、他們的啓發和相互交流從而讓我認識到跑步要持何種態度,要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是讓我深深地覺得,他們的鼓勵是我必須要感謝的,由於要一一感謝的人太多了,在這裡他們的名字也不能盡錄,總而言之,希望借此機會感謝所有曾經和我同場練習,同場比賽的所有師兄師姐們。自加入樂華後曾參加過不同地區的樂華訓練班,因而也認識了不少樂華師兄師姐們,對於他們的鼓勵和幫助也只能在此一次過表示感謝。 在這裡,不可不提的是訓練班的內容,在樂華各區不同的訓練班中,各位教練採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和熱情、負責、無私的態度,他們對跑步的熱誠,心得及凝聚力,令我不斷地有所得著,從而剌激了我跑步的士氣及對跑步目標的追求,將追求目標變成了我的享受了。 初馬有幸與伍麗珠同參賽 我得益於樂華師兄、師姐們的指導。由於我是樂華的一員,因為樂華我而受惠,加入槳華後有幸和香港第一個長跑一姐——-珠姐﹝伍麗珠﹞同團到法國巴黎參加巴黎馬拉松,這次是本人的初馬,在賽前不隨意地跟珠姐交流,當時她跟我說話的一點一滴,至今仍猶然在耳,她的指導本人受惠至今天,也是我對跑步態度的一部份。我覺得樂華前輩的教導,教練的帶領及師兄師姐們的投入,正是鞏固我對跑步的積極態度及士氣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是不可不提的是我先生(馮士元)對我跑步的支持。 回想當年,自加拿大回港後同事及朋友並不多,當時我抱著輕鬆的心情到處跑,這跑跑,那跑跑,務求工作生活平衡,而跑步是一種舒緩工作壓力及平衡生活的好方法,所以當時沒有追求什麼成績,亦沒有什麼目標,只是輕輕鬆鬆地跑完便可以。偶爾認識了樂華前輩蘭姐,由他介紹而加入了樂華會,自加入樂華後認識了各師兄師姐,的確把我的生活圈子擴大了、得到的跑步資訊和知識都擴濶了。 當時資訊沒有現在那麼泛濫,所有有關跑步的資訊也是從樂華方先生得悉,而每次比賽見到方太,她也能高唱我們的姓名全名,那種感覺有如回到小學階段份外親切,這鼓勵我抱着積極的態度,珍惜每次練習的機會。 後悔錯過黎嘉慧的邀約 講起以前是寓比賽於練習,由於練習不足但又拼命比賽,引起的傷患未癒又再次參加下一個賽事了,如此只會加重傷患,當時對跑步的知識可算是十分無知的,到現在想起來也覺可笑!當年樂華沒有現在各區都有訓練班,只有在沙田體院由前輩李天強帶領,和在斧山道運動場由「大哥成」帶領的訓練班,當年各師兄師姐們的跑步水平,可以形容為像風一般颷過,而我只希望通過參加訓練班增進我對於練習跑步的有關知識和盡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自加入樂華後的一段日子,我才大膽地到沙田跟隊練習,並參加長課,從而認識到比賽不是練習,而比賽是需要練習才能應付,從此以後便較認真和投入參加樂華的練習。 參加樂華的練習多了,得以有幸認識了大師姐黎嘉慧,人都愛稱她是「香港一姐」伍麗珠的學生,她是我所形容的跑得像風一樣颷的大師姐。每次比賽後我都以羨慕的眼光看著她接受冠軍獎盃,但大師姐黎嘉慧笑容可掬,態度平易近人。在一次長課中她跟我說:「寶玲,不如一齊練習吖。」可惜當時的我對練習的態度並不太認真,亦不知道練習要有恒心才有進步,所以沒有對大師姐的邀請作回應。回頭看,我真是失去了一個大好機會啊!。 (補注:根據方生提供資料,樂華長跑會最早期的訓練班是這樣的,96年會方邀請了李天强担任長跑訓練班教練,地點在沙田體育學院,師隨李教練的學员,表表者多如繁星,稱得上桃李滿門,其中計有「生菓成」,「會計梁」,為什麼只提起這兩位師兄呢?是有關斧山道訓練班建立的因由,事缘那些年體院需重建而封閉了運動場,會方商議之後決定暫時改往斧山運動場練習,訓練班在斧山道運動場進行了一段日子後,李天强决定放下教鞭改由剛考獲田徑教練執照的梁永亮(會計梁)負責,原因由於李天强居住的元朗區往來斧山道運動場交通非常不便,因當時元朗根本没有巴士直接到東九龍,非常轉折,又加上李天强新婚不久又生了小孩子,所以决定改由會計梁負責斧山道運動場訓練班,又在後來「會計梁」又轉行兼做地產,忙得不亦樂乎,故後來又决定暫時退出跑壇,在大家商議下决定由「生菓成」主持斧山道訓練班,一直到現在。)   難忘澳門半馬造PB 往後的日子,我沒有放棄跑步,並跟師兄師姐們經常參加比賽及練長課,因而得益於他們的跑步心得及知識,從而培養了我對跑步的熱誠及學習了前輩們的跑步的態度,因而令我對跑步目標的追求從未減退。例如在2011於澳門銀河娛樂馬拉松中,超越了個人的半馬最佳時間再跑出PB,以1:33:37獲全場第二名,比2010的時間快了4分鐘有多,在這個賽事跑出PB同時獲奬,加上有可觀的獎金,我是從來未有幻想過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相信沒有什麼能跟這份喜悅媲美!但因賽後趕船回港考試,而未有在當天樂華賽後的午餐中加餸而待慢了各會友,至今仍頗感抱嫌!當時因身體出了問題,我必須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調整休息。待體力恢復後,才可以像初哥般由「零」開始學跑步,並從新投入訓練,希望能回復狀態,突破自己! 結果在2016的「 Garmin 10K 2016」跑出43:41獲得組別冠軍,此成績雖不及在「2003 Nike 10K Challenge」 跑出的42分鐘那麼理想,但面對當時尚算沒有退步的表現,已算是一個沒有停滯的進步了! 清邁半馬讓我回味 接著在2016的清邁半馬,跟着大會的伴隨領跑單車跑,追過了前面另一部領跑單車,還有大約5公里便到終點時,因語言不通,當我每次示意問領航員尚有多少公里便衝線時,他總是答:「10K !」 我心中有數知道離終點不會太遠了,便全力去跑,當他駛向人群躲避時,我就知道前面是終點了!雖然曾經多次獲獎,但這次的過程是最令我回味的,加上獲送一張極難求的好照片,這個賽事實是我感到滿意的! 在2017年8月1日舉行的九龍東街馬全新路程,32.195公里造出2:40:54 獲得组別冠軍兼跑得理想時間,這對我的信心大增! 再接著,2017年2月19日,在京都馬拉松極寒冷天氣(攝氏4度)下,起步的運動場仍未溶雪,起步後5公里腳掌還是冰冷得麻木,結果也能跑出久遺了的3:34:15 ,及在同年10月2017年芝加哥馬拉松再跑出同樣時間完成了六大經典馬拉松,也是「六大」中跑得最好的一站,雖然比起在2003首爾中央馬拉松跑出的3:28遜色,其實,若以運動科學角度分析,根據國際採用的以年齡分級計算,我在芝加哥馬拉松的時間已相當等於2:59:07 ,所以應該收貨吧! 完美的2017在屯門謝幕 還有在12月17日的壓軸一戰,也是首屆也可能是只此一届的屯門國際半程馬拉松,在熟悉而勁斜,加上當天勁大頂頭風的屯門公路跑出1:40獲得組別亞軍,及令跑友垂涎三尺嘅歷史性豐富獎金,加上跟馮士元一起獲得相同獎盃及獎金,之後我們相约了各路跑友吃了數餐慶功,完美地終结了2017年,似乎讓我開心的事還未完,在2018年1月21日的渣打半馬,做了個我自己已冰封多年的半馬紀録,以1:37完成,雖然這個成績剛好未能上台領獎,但也獲得田總頒授本地運動員獎金,也算是有些少安慰吧。在7天之後,我再戰2018台北渣打半馬也算是打響了2018年的頭炮,再度獲得組別冠軍,也算是為香港增光吧! 不要沒夢想否則難PB 在此我借用樂華會長方生的訓勉作终結:「不要沒有夢想,否則你的PB不會實現」。2017年最佳表現獎是會方給我的鼓勵和肯定,我只會付出更大的努力表現得更好,爭取更佳成績,以實際行動來證實樂華會頒這個獎給我是實至名歸的。
Read More
今年會慶獲得「最佳進步獎」的是廿多歲的小伙子勞健俊,他家居大埔,平日練習訓練都在大埔,因此約了他在大埔運動場見面,年青人有活力性格率直,說話沒有一般的轉彎抹角,他們是樂華長跑會的未來。    雖然家居大埔,然而勞健俊選擇了回內地升學,於兩年前在廣州的暨南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在大學的4年生活,為他的長跑運動打下了基礎,也是在大學階段,他既是一名大學生,也展開了他田徑運動員的生活。他解釋說,由於內地大學很重視學生的體育專長,因此在學習、生活上大學都會安排得好一點,因此他被列為「特長生」。在暨大讀書的4年讓他懷念和珍惜,大學生活給了他不少回憶,特別在田徑場和馬拉松運動上,他都得到鼓勵,今年的樂華會會慶,經過教練評審團的審議後決定把「最佳進步獎」頒給他,對於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認同和獎勵,他表示除了感謝外,只會更加努力付出以提高自己的成績,實際行動是最佳的回報。 遇伯樂加入大學田徑隊    勞健俊成長在大埔,在大埔讀中學,他是在中四、中五時才開始接觸長跑的,當年他加入了校隊代表學校角逐學界越野賽,學校參賽的目標多是志在參與,成績強差人意也不介懷,他也沒有把是否獲獎看得重要和放在心上,然而他在田徑運動上的天份則得到啟蒙,對田徑運動的興趣也得到誘發。     中學畢業後入讀廣州暨南大學的第一年,這年在田徑場讓他獲得了機會,並展開了自己生涯中的田徑運動之旅。跟大部份同學一樣,課餘之後去田徑場跑步是日常的生活,在田徑場的表現讓他被大學田徑隊的教練相中,據教練之言因他肯跑和跑得不錯,於是征召他加入大學的田徑隊,在第一年他開始接受到有系統的訓練,情況和要求,跟他唸中學時截然不同,中學時期老師每周帶操兩課,難有專業可言,但在大學田徑隊的訓練,哪位來自武漢的教練要求嚴格,大學運動會只設1500米、5000米和10000米在田徑場上的比賽項目,沒有路跑的馬拉松和越野賽,教練認為廣州天氣太熱不適宜練耐力,故訓練都集中練心肺,例如在田徑場上跑400米要在1分10秒完成,10個400米每個連休息要求在3分鐘內完成一個,7分鐘內要跑完2公里等等,這些訓練都對加強心肺功能有幫助。他說在運動場練習時,經常聽到的是教練的兩個字:「慢了!」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壓力,他體會到只有壓力才有進步。 經過在大學田徑隊的第一年訓練後,成績有顯著提高,自大學二年級開始他便達標有資格代表大學出賽了,這種經歷讓他難忘。勞健俊曾參加過3次每年一届的廣東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届,每 4年一届的廣東大學生運動會(第十三届)和一届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在全省大學生運動會上他的5000米最佳時間17分06秒和10000米最佳時間36分,這是他有證明確認的比賽紀録,當時比賽在廣州華南理工學院運動場舉行,時值暑假天氣很熱,因此表現也大受影響。    對於以上的兩項成績他認為不可作準,他自信自己的5000米和10000米成績可以快1分鐘,因為當時除了天氣太熱影響表現外,還有是大學間的比賽,競爭激烈,各校都要爭名次而非比賽時間,在比賽過程中又有不少戰術部署,例如同校的隊友安排帶跑,或者部署頂着對手突圍等戰術,因此比賽速度也不會太快,因目標是要取得名次,他在以上兩項比賽中都獲得第五名,晉入前八可以增加學分,但他指跑出的時間並非自己心中的理想成績。   在畢業前一年,他難得地有資格代表大學參加4年一届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比賽在桂林舉行,全國大學強手林立,他未獲任何名次,但這次經歷是精采和難忘的。在暨大的4年大學生活,雖然至今已畢業了兩年,但仍給他帶來美好回憶。 始於大埔運動場的緣份    勞健俊認識羅錦輝老師和加入樂華會都是在大埔運動場。2014年大學放假,他返港並到大埔運動場跑步,在運動場他遇到一大班人在羅老師的帶領下練習,他說當時「佢哋受埋我玩」,就是這般簡單地他建立了跟羅老師和樂華會的情緣,他說有機會認識羅老師和接受他的訓練是自己的福份,羅老師不單只在長跑訓練中對他循循善誘,而且還在其他方面輔導他,幫助他,讓他獲益良多,他說羅老師不但在長跑成績方面可以說服你,在為人、個人修養方面都可以影響你,給你正能量。在大學階段的4年訓練為他打下了堅實基礎,這對他跑馬拉松有很有幫助,跟在大學受訓時不同,現在的練習目標是跑全馬,因此羅老師的訓練除心肺外還有耐力訓練,提升「耐速力」。      勞健俊自2015年跑了第一場渣打全馬後,至今只跑過4場全馬,都是渣馬,他的第一馬成績2小時57分,之後的每場全馬他都可以sub-3完成,他在會慶獲「最佳進步獎」是實至名歸的,2018年渣馬他的成績是2小時47分15秒。他說跑第一場全馬時沒有特別準備,平日也沒有長課練習,因仍在暨大讀書,報名都由羅老師統一報,對跑全馬他沒有經驗,又沒有練長課,幸好在大學田徑隊的訓練為他打下了基礎,他盤算只要把自己平日跑田徑場的速度放慢一下便可以完成全馬,這第一馬他反而以sub-3的成績返終點,這是他有點始料不及的,至今他的4場全馬都sub-3。    他說自從投身社會工作後對練習有較大影響,在大學時期可以專心訓練,到社會上工作後訓練必須兼顧工作。今年跑渣馬前他剛被調上通宵班,為他跑全馬前先接受考驗,故只能在下班後到運動場自操10公里,今年他自言是練長課最多的,共參加了2課,因下班時間剛好趕得上大埔會友們於晨早六時半起步的長課,由大埔大王爺廟起步跑向馬鞍山方向再跑上梅子林,跑了37公里。他說跑上梅子林是很有質素的練習,因羅老師要求快跑,來回上落斜共4公里要跑5轉即20公里,再加回程17公里這37公里的長課很有效果。今年渣馬前他因上通宵班對練習有所影響,幸好賽前參加了大埔半馬以1小時17分完成,算是參賽渣馬前的一次很好的熱身賽。 全馬目標跑進2小時40分    參加馬拉松運動由於要抽時間練習,很多時因忽視了跟家人相處的機會而引起微言,不少會友都有這些經驗。勞健俊熱愛運動,年青人有一種愛好和目標,這讓父母對他十分放心和支持,他說父母都怕我們學壞,社會上對年青人的引誘五花八門,容易走上歧途,父母的擔心他很理解,有時他們說一句:「工作後已很疲勞,再去練跑則要注意身體。」勞健俊會記在心裡,他說加入樂華大家庭後也讓父母放心,因為愛跑步的不會「壞得去邊」。    勞健俊開心的還有在大學田徑隊裡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女朋友,他說女朋友體育成績很強,以全國一級運動員的成績入讀大學,她擅長400米和400米欄,讀體育系,尚有一年便畢業,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中以56秒的成績獲得400米銀牌,在他的介紹下女朋友最近也加入了樂華會,將來或會嘗試跑馬拉松。 獲得「最佳進步獎」之後,他自信自己仍有進步空間,對自己絶對不能怠慢,目標是努力把全馬成績跑進2小時40分,關鍵是如何協調好工作和訓練的關係,他表示還要爭取多跑幾場全馬,除了每年都跑的渣馬外,他訂下的下一場全馬是今年11月底的廣州馬拉松、還有東莞和深圳馬拉松,以前的全馬賽事太少,所以計劃增加參賽場次,提高成績。    獲得「最佳進步獎」的勞健俊應有不少進步空間,獲獎才是他的開始,在自己的努力和會友的鼓勵下,相信他一定可以突破2小時40分的全馬成績。 勞健俊
Read More
2018年2月 人物專訪 在會訊成績匯報上開始留意到「袁德信」這個名字,因為他跟我會會長方生同名,所以會引起筆者的注意,後來資深會友來哥(何泰來)介紹筆者認識了袁sir,他在任職九龍城警民關係課期間,由於要創辦一份面向九龍城地區民眾,特別是長者的刊物,袁sir通過來哥的介紹也把筆者納入到此項工作中,算是一份服務街坊民眾的義工工作,因而開始了我們在九龍城區的合作,也讓筆者打開了社會層面,認識了一些社會賢達和富於社會經驗和學識的長者,他們中有校長、老師、銀行家、商人等等,讓筆者有所裨益。 袁德信(袁sir)服務於警界,曾任職於西九龍衝鋒隊、九龍城警察公共關係課、總部的警察公共關係課,現在自總部調返娘家九龍城,現職「時沙」(警署警長)。由於工作關係,他在九龍城警署任職期間因經常到九龍仔運動場訓練而認識了資深會友何泰來和一班跑友,在他的同事中也有我們的樂華會員,有如此多樂華關係,他於2012年加入了樂華會。 他說:「加入樂華後可以跟一班喜愛跑步的同道者相互交流,共同進步,而且又可以參加會方組織的外遊跑馬旅行,增廣見聞、開濶眼界,感受各地的馬拉松文化和當地的風人情。」 sub-3仍是跑馬的不棄目標 論馬拉松成績袁德信已晉身精英跑手行列,他曾經有3次sub-3成績,他說sub-3是他跑馬拉松的目標,雖然已經達到了,但以後跑馬他都會全力爭取sub-3,直至力所不及為止。他表示,「這個目標無疑會隨着年紀增長而會越加困難,但我是不會放棄的」。 袁德信在讀書時期是短跑好手,擅長100和200米,100米可以跑11秒34,而200米的成績是23秒10,以學生和業餘選手來說這是不錯的時間,在代表學校比賽中經常獲獎,畢業後加入警隊工作,並成為警隊代表出外比賽,也經常獲獎晉前三。 短跑講求爆發力,加入警隊後要輪更工作,加上年歲漸長,再難以達到短跑時所需要的哪種爆炸力,但他又喜愛跑步,於是決定轉練長跑求突破,尋求另一種層面的樂趣。他說:「短跑在運動場內進行,在跑道上可以盡情享受追風的速度感,十多廿秒便衝線了,過程短暫,跑馬拉松的過程則變化多端,跑得快或慢可以自己控制步速,跑慢了可以追回來,整個過程需要思考、部署,跑馬拉松的過程就是享受。」 自從改跑馬拉松後,他的成績上得很快,袁sir認為這應得益於以前自己跑短跑的速度底子,有了速度他可以專心練體能增強耐力。他的第一場全馬是2007年的渣打馬拉松,雖然有多次跑半馬的經驗,但他體會到原來跑全馬是另外一回事,這第一場全馬他以3小時30分完成,在後半程還多次抽筋,第一馬之後他檢討過,認為必須在加強耐力中加以改善,馬拉松成績才能有進步。 方生分享突破「樽頸」經驗 初跑馬拉松他已定下了要sub-3的目標,並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雖然他的全馬成績上得快,但經過不少努力他跟sub-3都擦身而過。例如在澳門、新西蘭、澳洲這些海外比賽中已經很接近了,但都是跑3小時00分或3小時01分左右,對sub-3只能望門輕嘆感到無奈,他的確會遇到了「樽頸位」,要突破就只着一點點而己,這種無奈感現在他仍不能抹去。 袁sir在總結自己的練習方法時對照會友們的方法都大徑相同,在運動場衝圈練速度,每周跑30公里或以上的長課,這都是成功的經驗,自己對以上的訓練方法也做到足,對照後仍不解為何無法突破這個障礙? 就在這個障礙前徘徊之際,當年他跟樂華去征戰重慶馬拉松,這次的成績他因不滿意而耿耿於懷,在旅遊途中得以跟方生交流「跑馬」經`驗,這次重慶馬他跑得不理想,方生則跟他分享自己跑馬拉松的歷驗,向他講述了自己的sub-3之路。方生對他說:「練馬拉松除了要捱長課外,還要準備一、兩次以接近自己跑馬拉松的速度去練30公里或以上的長課,這樣才能成功sub-3。」袁sir認為是方生點通了自己的「死穴」,讓他找到了突破「樽頸」的方法,於是在2014年的渣打馬拉松中,他終於以2小時59分成功了,第一次sub-3心情十分興奮,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實現了自己定下來的目標,這種成功感實在是難以以文字和言語來表達。 有了第一次經驗,在2016年和2017年的兩場首爾馬拉松中他都成功sub-3。他建議會友們如果有意做PB或sub-3的是可以選擇跑首爾馬拉松,因首爾賽道平坦,天氣好適合跑馬拉松,報名參賽容易,鳴槍起步時可以選擇較前位置,還有是旅費適宜,跑首爾是很好的選擇。他說:「我雖然已經sub-3了3次,但不甘心於2小時59分的成績的,我的目標是2小時55分,雖然是有點困難,但我會朝着這個目標努力。」袁sir,加油呀! 「不要懼怕對手強過自己」         袁sir家居西貢,跟一班西貢跑友在該區十分活躍。他表示抱憾地很少參加樂華的訓練,原因是除了工作問題外,還有是西貢實在有一個很好的跑步環境,有設備完善的運動場,有可以選擇練跑的斜路,練長課可以由西貢跑入東壩來回共36公里,西貢的練習路線對跑渣馬很有針對性和效果。 「不要畏懼對手強過你,要跟強過你的對手練習會才能激發你的鬥心才會有進步,如果單打獨鬥秘密練習是難有進步的。」以上是袁sir的體會。所以他樂意在西貢跟不同跑會的跑友一起練習,相互交流經驗,不會只局限「自己友」或者樂華會友,這樣既可以提升自己的實力,對交流和推廣馬拉松都有好處。   袁sir對跑馬仍很有「火」,他為自己訂下了目標和方向。他說,「我的目標仍然是sub-3,要提高自己的sub-3成績,今後的方向是希望可以跑遍全世界七大洲,在每一個洲都曾跑過馬拉松,最近的新目標是希望可以跑遍全中國每一個有馬拉松舉行的省份和城市。」 「我不追求跑畢六大經典馬拉松或十大馬拉松,每人所追求的各有不同,在以上著名的馬拉松中要跑出好成績並不容易,我的心願是可以跑遍七大洲,留下自己的馬拉松足跡,寓跑馬於旅遊中可以讓生活更充實,可以體驗各地的馬拉松文化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讓人生更加充實。」 去年8月他曾到歐洲的芬蘭和冰島跑馬拉松,明年5月他將向北美進發,到加拿大跑温哥華馬拉松,但3月他將再戰首爾,這已是他第四次跑首爾了,之前的3次除了第一場跑3小時02分外,其餘兩場都sub-3,這次第四度跑首爾當然以sub-3為目標,他說對首爾馬拉松都己有了感情,才會選擇第四度征戰它。 最近他又訂下了新計劃,希望可以跑遍全中國有馬拉松舉行的省和市。「近年大陸內地掀起馬拉松熱,全年舉辦超過300場馬拉松,,為我們提供了跑馬的更多選擇,內地不少地方都是很值得去看的,去跑一場馬拉松再去看當地的文化古蹟,吃當地的美食,加上去內地較經濟,是很好的選擇。」袁sir的跑馬計劃頗豐富啊! 「上天不讓我sub-3」 要袁sir選擇一場他最難忘的馬拉松,他沒有選擇第一次sub-3的渣馬,而是選擇了2012年1月的新西蘭基督城馬拉松。他賽前已定了sub-3目標,自感對這場馬拉松的準備很足,因此很有信心,但他說:「這次未能成功sub-3似有天意安排,它認為我仍未達到sub-3的條件,叫要我仍須努力。奇怪的事發生在比賽的最後2、3公里,我看自己的手錶已感sub-3在望,這次不會甩拖了,誰料跑至最後1公里時天氣突破,狂風大作,像在我前面築起一堵牆不讓我衝過去般,在狂風下連大會的頒獎台也吹倒塌了,遇到這樣突變的天氣變化舉步維艱,這次sub-3的願望也被狂風吹走了,真是奈何?」 跟不少會友一樣,袁sir也曾遇到過受傷的煩惱。在2011年,由於「上」的k數多又不注意調理和休息便患上足膜炎,這是我們常遇到的毛腳傷。這次受傷困擾了他大半年,要休息3、4個月,因此當年他被迫停下來養傷,有經驗的會友向他提意,更換所有跑鞋的鞋墊,這個建議對他果然有效,他找到適合自己的鞋墊,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保護雙腳的方法,袁sir相信這種方法可以令他防止患上筋膜炎,他很樂意地向我們提供這條經驗,並建議不要只跑硬地,要在訓練計劃中加插跑田徑場、草地和泥路的內容,這對於平日或在賽前加課操練的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可以減少受傷機會。「不少會友在賽前每周都會上百K,這種保護是必須的。」 在沒有比賽時,他喜歡以游泳和扒龍舟來保持體能,他的經驗是扒龍舟可以增強上身力量,可讓在跑馬拉松時兩手的擺動更有力量,甚至連肩周炎也可治癒,現在他還是西貢龍舟隊的一份子,還有他很熱衷參加游泳和跑步兩項賽,最近更在一場兩項賽事中獲得冠軍呢! 馬拉松發放正能量 跑馬拉松對袁sir的工作、家庭都有得益。馬拉松使他對自己更有信心,對克服困難更有決心,對工作更有耐性而不會斤斤計較,不怕蝕底,這些好處都有助他的工作和升職,還有自己跑馬拉松也感染了周邊的同事走上跑馬的賽道,有一位超過200磅的同事因跑了馬拉松不但減了磅,人的身心健康了對工作大有幫助,他們還經常交流跑步心得。 他說:「跑步能影響別人選擇健康的生活,生活中充滿正能量是自己最開心的。」因自己愛跑馬拉松,也影響到家中兩位兒子也熱愛運動,太太同樣是跑步愛好者,共同的愛好為他們建立了和諧美滿的家庭,馬拉松不但自己得益,工作上有所作為,還可以感染身邊的同事。 最近他需要輪更工作,對他平日的練習有所影響的。「以前在警民關係課工作時間較穩定,因此訓練時間較有系統和規律,但現在調返九龍城後因要輪班工作,不多不少對練習都有影響,如今年渣馬我跑不好,仍未能適應輪班工作而影響了練習,他希望可以盡快適應過來,不至影響成績。 共勉 雖然近期香港社會的氣氛給他有頗大的壓力,袁sir說「馬拉松給我正能量,讓我可以正視工作中的壓力,也祝願會友們繼續享受馬拉松的樂趣,積極面對困難。」相信我們都會接受和同意袁sir的經驗之談而共同自勉。
Read More
 馬拉松是一項辛苦的運動,為何你會選擇它呢?會友羅真雄說:「我喜歡享受和珍惜它完賽後的哪份喜悅。」 家居大埔 環境培養出運動興趣 3兄弟同樣喜愛體育運動,尤其是馬拉松,他們是本會會友羅真權、羅真雄和弟弟羅偉俊。今期會訊要介紹的是老二羅真雄。訪問羅真雄最好便是到他的老家大埔,其實大埔是我們跑友都熟悉的地方,因為不少長跑比賽都在大尾督舉行,尤其在以前香港的長跑運動並不熱門,大尾督便是舉行長跑比賽的聖地,比賽之後跑友們更喜歡在大埔流連,盡興後才返回市區。 羅真雄表示:「我們雖然不是大埔原居民,但都是自少在大埔長大的,親歷了大埔的演變和發展,現在的大埔城市化了。」他們3兄弟都愛運動,相信跟他們自少在大埔長大很有關係,以前的大埔都是村野,住在村屋附近的環境都是山山水水,因而培養出他們喜愛上山下海的興趣,攀山、游水、踏單車都難不到他們。羅真雄回憶說,他們於1980年開始在大尾督租單車給遊人,工作快完後趁夕陽西下時便去玩風帆,少年時期當然會走遍大埔的山頭野嶺。 現在大埔區已城市化了,羅真雄認為這種變化反而把新界地區連貫起來,如跑步、踏單車可以有直接連接到區外的平坦路,例如可以在大埔直接跑或踏單車去沙田、馬鞍山,以前這是不可思議的,要去馬鞍山真是要翻山涉水,要跑步去沙田只能跑馬路邊,因此他認為這是好的變化。 他們3兄弟何時開始參加馬拉松比賽。羅真雄稱是弟弟羅偉俊牽了頭,萬事起頭難,跑出了第一步後,他們便積極參加了不少跑步比賽,其中包括馬拉松,他們都全情投入到此項運動中。一向有行山鍛煉習慣的他們,成員不單止於他們3兄弟,而是全家一眾兄弟姐妹都會定期相聚行山,行完山後聚餐是最寫意的家庭活動,每周會舉行一至兩次,這真是難得的和睦家庭關係。 弟弟牽頭跑馬走出第一步 2006年,弟弟羅偉俊通告他的同事都報了跑渣馬全馬,在弟弟的動員下,他們都躍躍欲試並付儲行動,都報上了跑全馬,羅真雄表示渣馬不是他人生第一場全馬,他第一場全馬是2006年12月的澳門馬拉松,第一場渣馬全馬則在2017年。他說,在跑澳門這個第一個全馬之前,其實他們3兄弟都有積極參加跑步比賽,都是跑10公里或半馬這些賽事,甚至一些在周六舉行的5公里賽都會報名跑,當時跑最長距離的是石崗30公里,而42.195公里的全馬他稱完全沒有想過。有了第一次,現在他對跑全馬可說是情有獨鍾了,例如澳門馬拉松、香港渣打馬拉松和中國海岸馬拉松這3場傳統賽事,是他每年必跑的比賽,至今他約跑了20多場全馬。 談起3兄弟都跑馬拉松,他自謙地說自己是成績最弱的一個,哥哥羅真權的成績最好,和弟弟羅偉俊都可以拿到獎項,羅真雄自言沒有運動天份,在讀書時他也喜歡田徑,但在學校運動會中最好成績的一次也只是第四名,重未上過領獎台。他還稱讚哥哥羅真權是不一樣的生意人,跑步和做事都有「心」,不會以賺錢第一,尤其是對樂華會很真心,其實跑會對他並沒有任何得益可言,但每年會慶羅真權都樂意送出一些禮物給出席的會友,希望參加跑會慶典的會友們都可以盡興而返。 馬拉松成家庭共同話題 他們都愛跑馬拉松,有共同的愛好便有共同話題,這又會充實和活躍了家庭生活,大家的關係更密切了。羅真雄更感謝太太對他參加馬拉松運動的支持,他提供了一張照片是他的馬拉松完成獎牌,照片中他每一場馬拉松完成牌都排列得整整齊齊,完成牌都用膠紙包裹着,十分整齊好看。他多得太太細心為自己保管好這些完成牌,跑完一場馬拉松後他只會把完成獎牌放到一邊便算數,反而是太太把它們珍而重之地處理好,讓這些他努力後得來的成果留下了紀念和鼓勵。 他說,太太受到他們3兄弟熱愛跑馬拉松的影響,每年到澳門跑馬,他們全家當一次外遊,太太在終點迎接他們衝線後都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因此也開始參加跑步運動,近年因要照顧家庭和孩子是跑少了,他們一家都愛行山,女兒也曾跟他們參加親子跑,這些家庭生活既健康又充滿正能量。 有突破要感謝羅老師 羅真雄加入樂華會約有8、9年,加入樂華會的機緣是有一次在家人的行山活動中,哥哥羅真權遇到樂華會友,通過會友的介紹他們便加入了樂華會,家居大埔最好便是跟大埔區教練羅錦輝老師練習,在會友的聯系下他們認識了羅老師,跟樂華的緣份是自始而起的。 羅錦輝老師主持樂華會大埔區的訓練多年,培養了不少長跑好手,桃李滿門,羅老師不但跑得好,且為人謙恭低調,對會友們的訓練跟他當老師時的原則一樣——「有教無類」。羅真雄對此印象深刻。他說,羅老師每周在大埔主持3次訓練都有超過廿多位會友出席,有「快」組和「慢」組,又有特訓,會友們都有所得益。加入樂華後羅真雄原仍在大埔運動場練習,因運動場維修而改到吐露港,因而歸隊接受羅老師的訓練,羅真雄去年的馬拉松成績有突破,他說完全是跟羅老師練習後才可以達到的。 去年(2017年)他的馬拉松成績讓他開心不已,在年初的渣打馬拉松他以4小時29分完成,這是他第一次可以在4小時半內完成渣馬,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在去年底的澳門馬拉松更讓他驚喜,因他終於可以sub-4了,以3小時55分完成衝線,這是他第一次全馬sub-4,也是他印象最深刻的比賽。能够有所突破他要感謝羅老師的指導和訓練,因為他的心肺功能強了,以前誤以為練習馬拉松體力消耗大必須要吃很多,但現在對食量已懂得控制和調節,體重也減了十多磅,還有是改變了練習的時間,以前每年夏季他是停止練習的,但去年開始他已改變了習慣,在夏季也堅持練習,因而長跑能力也提升了。 對於自己熱愛的馬拉松運動,羅真雄真正享受的是經過努力練習成功完成後的哪種喜悅和自豪感,這也是他為何會鍾愛馬拉松的原因。不但自己愛跑,他還感染了家人和朋友都加入到跑步行列中。有一位舊同事雖然大家年齡相距十多年,但在他的感染下這位舊同事已愛上了馬拉松的,而且跟他一樣積極參賽,包括澳門馬拉松、石崗30公里和大埔10公里等這些比賽他們都並肩同跑,羅真雄希望將來可以感染更多人都參加馬拉松運動,共同享完成全馬後的喜悅。 還愛三鐵和在維港暢泳 除了熱愛馬拉松外,他也是一位能够上山下海的三項鐵人運動發燒友。自2011年開始,在另一位樂華會友「鐵人森」的影響下他開始參加三鐵運動,參加了不少本地的「三鐵」比賽。他認為「三鐵」和跑馬拉松是兩項不同的運動,要參加游1.5公里,踏單車40公里和跑10公里的奧運標準三鐵賽必須要有足够的體能,說初次參賽時因踏完單車轉跑步,由於所用的肌肉不同,下單車後連企也不穩,又怎能跑10公里呢?因此練三鐵跟練馬拉松也不一樣。 「香港參加三鐵運動的人數越來越多,可惜因場地問題賽事的賽道被不斷壓縮,影響了三鐵運動在香港的發展,希望會引起關注,讓此項運動得到健康地發展壯大。 2014年在迪士尼舉行的亞洲賽,他以3小時07分完成奧運標準的三鐵賽,這也是他最好成績的一次,更讓他難忘的是去年7月與弟弟羅偉俊到內蒙古參加三項鐵人賽,這賽事邀請了港、澳、台的三鐵運動愛好者參加,這次體驗讓他難忘,在黃河游泳,圍繞當地的農村踏單車,村民都走到村口為他們打氣,氣氛熱鬧,跑步則在公園進行,這種比賽體驗在香港是很難得到的。 說他「落水能游,出水能跑」實不為過,維港渡海泳復辦了7届,他每届都參加,跳落維港暢泳,2017年路線改為游去灣仔金紫荊廣場,他認為維港渡海泳是香港的一項標誌性運動,很有代表性,他會樂此不疲地游下去。 以突破3:37為目標 新年新希望,踏進2018年,他的目標是希望在本届渣馬中以4小時左右完成,這是他的新年願望,還希望打破哥哥羅真權在中國海岸馬拉松跑出的3小時37分的時間,他笑稱這相信要花要一段時間了。跟熱愛馬拉松的會友一樣,都有心願是可讓自己有能力一直跑下去,並可感染更多人愛上馬拉松,這是他的願望,也是我們的願望啊!
Read More
1 2 3 4 5 6 12

關於我們

「樂華長跑會」為香港註之非弁利團體,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之贊助會員。本會由一群業餘長跑愛好者組成,至 2004 年六月有會員六百五十多人。會員以香港人佔多數,其餘為歐美及其他亞洲人士,會員中不乏全港前列之十公里、半馬拉松或馬拉松長跑手。本會跑手經常積極參與本地及海外之長跑比賽,其中「樂華盃」便是每年一度由本會主辦之十公里長跑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