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quiry@lwrc.hk 2719 0120

張家文—–「海外馬拉松為我生活添姿采」

張家文—–「海外馬拉松為我生活添姿采」

在跑馬地跑完 10KM 後完成了這次張家文的訪問。他工作在灣仔,因此跑馬地是他學跑步和練跑步的基地,在此認識了吳人偉、吳恩賜等會友,他笑言都是在跑馬地練習的跑腳,現任樂華教練吳恩賜更是香港名將,跟他們跑獲益良多。
張家文在證券行工作,他說每天的工作壓力大,因金融界形勢變化大,坐在電腦前壓力便衝着來,因此跑步對舒緩壓力,讓緊張的心情得到釋放都是很有效的方法。「自從參加了長跑運動後,對遵守個人紀律和責任感都加強了。例如會自覺地督促自己完成每周的練習計劃,有時因工作緊迫惟有選擇在中午最不願意的情況下去跑馬地完成當天的指標。」以上的感受是很正面的能量,也是他堅持跑步的原因。

2012 踏上海外馬之路

 

「去外地參加馬拉松為我的生活添上姿采。」2009 年張家文首次踏上渣馬的賽道後,至今腳步沒有停下來,能堅持至現在,其中原因之一是到海外跑馬拉松的吸引力。「參加海外馬拉松為我帶來樂趣,很享受這個過程」。他說:「別人選擇跑海外馬會先選擇賽事是金標或銀標,賽道是否是快道,但我先選擇的是舉辦此場馬拉松的地方有否觀光遊覽的內容,能否滿足我寓跑馬於旅遊的目的,還有通過參加海外馬拉松又可以認識來自各地的跑友。」他說,參加泰國布吉馬拉松時認識了越南的朋友,參加柏林馬拉松時又認識了俄羅斯的朋友,多次出外跑馬都認識了不少外國跑友,難得的是有些仍有聯絡。 他細數至今已跑了 78 場全馬,其中海外馬包括在中國大陸(28 場)、台灣(10 場)、泰國(7場)、日本(6 場),餘下的比賽有香港和歐洲的馬拉松。「我 2012 年開始跟朋友參加廈門馬拉松,這是我第一場海外馬,可能香港賽道因地方局限,每年如是已沒有新鮮感,我很享受廈門馬拉松的賽道,自始之後便喜歡到海外跑馬,2013 年立即去跑北京馬拉松,這是我最早年的海外馬。」
他繼續談他的海外馬拉松經歷:「近幾年我出外參加海外馬拉松的次數頻密了,可能機票較以前便宜,上網購買和訂酒店,決定行程都很方便,工作較稳定了,生活又較自由,重要的是有一班志同道合的樂華跑友,有很多次的海外馬都是斧山訓練班的樂華會友一齊參與的,在海外比賽和遊程中過得很愉快。」

最愛布吉馬拉松

張家文透露他的全馬 PB 3 小時 44 分也是在海外馬造的,2017 年的清遠馬拉松雖然天下雨又潮濕,也無礙他跑出個人的最佳時間。若要他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海外馬拉松,他選泰國的布吉馬,他曾於 2017 和 2019 年參加過兩届,他選布吉馬的原因是賽事安排連續兩天舉行,其實是兩天的馬拉松嘉年華,首日是家庭歡樂跑,有 2 公里、5 公里等賽,賽後又有豐富食物,晚上舉行選手晚會讓來自各地的跑友相互認識,營造了友好和諧的氣氛,第二天舉行半馬和全馬賽事,由於布吉是旅遊勝地,因此可遊玩的節目豐富,既適合跑友又適合家庭同樂,跑、食、住、玩都可以給高分。還有是參加曼谷馬拉松hostel 的住宿體驗讓他認識了不少朋友,這是參加海外馬拉松的另一收穫,間中他盡地主之誼在香港或澳門接待他們,讓他重温早年任旅遊領隊的感覺。

難忘的 2019

2019 年是他難忘的一年,因當年他有機會跑了東京和柏林兩個經典馬拉松。他說自己很幸運,他第一次抽便中簽。東京馬於 3 月舉行,當天天氣寒冷只有 2 至 3 度,又冷又下雨,要超過 4 個鐘才能完成,而柏林馬拉松雖然也是下雨和寒冷,但有了東京馬的經驗似乎適應了水戰,可以 sub-4 回來,算是較理想的收穫。這次歐洲之行他聯袂會友吳德華、張志榮、陳潔儀等連跑兩場馬,除了月 9 月 29 日的柏林外,在 9 月 22 日先跑莫斯科馬拉松,在跑畢莫斯科馬後他們分道揚鑣,因吳德華等已跑過柏林改為跑華沙馬,他便獨自留在莫斯科遊覽,他對莫斯科此城市的印象是市民熱情,地方整潔,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已經跑了東京和柏林兩場經典馬拉松,對於跑友們趨之若鶩的「六大」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現在的「六大」越來越商業化了,何況在組織上已有不少馬拉松搞得比「六大」出色,例如他跑過的莫斯科,雖然只有萬多人參賽但分 9 槍起步秩序井然,天氣寒冷賽會工作人員對跑手們的照顧體貼,相比柏林馬拉松莫斯科馬更為出色。
雖然如此,他仍希望跑倫敦馬拉松,不過前提是透過大會的正常途徑去得到名額而非其他附帶的方法,也不會去刻意追求完成「六大」。他表示其實要跑的海外馬拉松已有了目標和編排,有些是自駕遊式的馬拉松,有些是要去還人情債的馬拉松,可惜受疫情影響,現在只能幻想了。

玩都好);2、莫斯科馬、柏林馬(很好的旅遊經歷)、3.曼谷馬可認識很多朋友((住hostel 有深刻的住宿體驗);3 個最辛苦馬拉松:1.墾丁馬(超熱和兩圈斜坡路)、2.芭堤雅馬、3.台中岱宇馬(因在合歡山馬之後一天)。有人笑他如此喜歡跑熱馬?他說是喜歡當地人的
熱情而已,並非喜歡當地的炎熱天氣呀! 以目前疫情的情況,張家文要出外跑馬相信要等待一段時間了,不少會友心有同感吧。

跑步經歷

在 2009 年工作不太順利,壓力大導至身體狀況欠佳,於是有朋友建議去參加渣打馬拉松,大伙人便報了半馬,備戰工作是在賽前 3 個月每周都到跑馬地跑幾個圈,穿的只是平時著的運動鞋,結果 2 小時 25 分返抵終點,完成了第一場半馬後,他即時決心於明年要跑全馬,原因是他受到全馬跑手返抵終點時英姿的感染,於是便下了決心翌年要跑全馬。
之後到跑馬地練習的次數多了,也認識了一些跑友,在跟跑的過程中日漸進步,又去參加田總的訓練班,當年主持訓練的是著名教練李嘉倫。2010 年的渣馬是他人生的第一場全馬,為要在時限 5 小時半內完成,他賽前一周勇敢地報名跑中國沿岸馬拉松,因比賽限時 6 小時完成,雖然賽道艱苦但他以5 小時 40 分跑畢此難難馬,有了這次體驗,在一周後的渣馬他也順利地在限時內完成比賽,拿了第一枚全馬完成牌。
他對成績不太滿意,雖然練習里數够但練得質素欠佳,之後一班朋友相約到斧山道運動場練習,他因而對樂華會有初步印象,感受到樂華會友訓練時的速度感。稍早前加入樂華的朋友何祖航提議,若想進步應加入跑會,樂華是第一選擇,2014 年他們齊齊加入樂華,張家文便成為斧山訓練班的常客,逢周三晚於灣仔下班後便趕去斧山練習。他說:「斧山是絶好的交流平台,成哥的 5KM訓練加強心肺提升速度,又可以每周跟會友們見面。」到斧山成了他日常習慣。

2017 年的渣馬他的成績已可以提升至 3 小時 47 分了,當年他在 1 月份的里數超 330 公里,難怪當年的成績有大提升。

運動發燒友

張家文是一名運動發燒友,回顧一下他的運動過程,他自小學階段便接受羽毛球訓練和心賽,中學階段代表學校參加乒乓球賽,是出色的學界選手,當年差些少便可以入選銀禧體育中心(即現在香港體育學院)接受專業訓練,成為香港乒乓球運動員,至大學階段他的田徑天份被發掘出來,在未受過訓練下跑 100 米的成績是 11 秒 8,即時被征召入田徑隊參加接力賽。
大學畢業後到社會工作又迷上了高爾夫球,這對他從事金融業也有幫助。他表示有 5、6年球齡,經常揹起球袋到大陸、台灣、泰國打球,打高球和跑馬拉松有共通經驗,保持心情輕鬆才可打出水準,跑馬拉松也一樣,打高爾夫球還可以在當地旅遊,十分愜意。 還有的是在 2016 年參加了半奧運距離的三項和二項鐵人賽,以及復辦後的渡海泳,說他的運動細胞膨漲也不為過。

講了遺憾他也有榮幸的經歷。2016 年復辦的中環金一哩比賽,他通過了賽前在灣仔運動場的測試,當獲通知可以參加決賽時他也不敢相信,結果以 5 分 59 秒獲得第十名,在中環街道比賽 90 度急轉彎也頗考功夫,這又是一次難得的體。 2017 年他在沒有準備下,為替補因事臨時退出的朋友成功完成了毅行,算是圓了要參加一次「毅行者」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