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quiry@lwrc.hk 2719 0120

Day

January 4, 2013
范瑞萍–馬拉松改變人生 望更多港人鍾情長跑運動 范瑞萍 馬拉松改變人生 (2009.02) 一年一度的本港體壇盛事「渣打馬拉松2009」(渣馬)將於明日一早舉行,今屆賽事雖有5萬5千名市民參加,創下賽事歷史新高,不過香港女子馬拉松代表范瑞萍認為不少香港人參與渣馬僅抱「湊熱鬧」心態,她希望透過渣馬,參賽者與她一樣由昔日「害怕」跑步變成熱愛跑步,令更多人參與跑步這項既孤獨又富趣味的運動。 由01年才接觸長跑的范瑞萍,雖算不上跑壇「長青樹」,但憑其硬朗及從小熱愛運動的性格,於短短8年便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女子長跑好手之一。范瑞萍表示自己於中學時期仍然如一般香港人一樣對跑步存有「偏見」:「中學時我已參與很多運動,如羽毛球、壁球等,更是校隊一分子,但僅於校運會才會接觸跑步,當時只認為跑步是一種最辛苦及很沉悶的運動。」 跑畢撒哈拉  悟人生真諦  直至大學畢業後,范瑞萍才對跑步有所改觀,「後來發現要打羽毛球、壁球都要找拍檔,場地又有限,當時就開始覺得跑步既不受時間限制,自己一個人也可令自己有滿足感,才真正開始喜歡跑步。」范瑞萍於01年與朋友到過非洲撒哈拉沙漠參加7日的長跑賽,其後開始跑山路賽,直至04年才真正「投身」馬拉松。她指,於撒哈拉沙漠時,看到很多人身形比她胖、年齡比她大的都跑在她前面,故令她更有動力去發掘跑步的樂趣及挑戰自己。 「當時覺得很神奇,為什麼跑步這樣辛苦都可吸引到那麼多人去參加,自己初時接觸也覺得悶,但後來當自己完成比賽後,才感覺到跑步的滿足感很大,跑步原來是一直與自己比賽的運動。」范瑞萍認為跑步難在自己需要於比賽時一直保持個人專注力及意志力,要於整個比賽時維持最高的均速更是「至高境界」,同時跑步亦為她的生活帶來莫大轉變。「於跑步時要Say Stop(停下來)是很容易,要一直跑下去卻不是人人都做到。當我在撒哈拉沙漠堅持到終點,完成了人生中最辛苦的事後,令我覺得在工作上、生活上遇上任何困難也不再是難事。」范瑞萍直言是長跑從外到內改變了她的生活。 盼更多跑手  跑在我前面 雖然接觸長跑短短8年已奪得無數獎牌,但范瑞萍卻未曾於渣馬奪得冠軍,她指自己出戰渣馬4年均僅得香港組別的亞軍,她直言是一個遺憾:「雖然自己參加渣馬年資不高,但4年來都只奪得亞軍也是遺憾,不過如果有一天我發現愈來愈多香港女子跑在我前面,這會比我奪得任何獎項更高興。」去年范瑞萍以2小時54分39秒的成績完成賽事,但因今屆比賽溫度在17至21度及濕度70%至90%均較去年高,故只要比去年成績有所進步已算有交代。 對於近年渣馬參與人數逐年增加,今年更高達5萬5千人,范瑞萍指現時參與跑步的人比03年前多了,但相信參加渣馬的市民仍然抱「旅行」的心態出席,故她希望作為運動員,可將跑步的好處讓更多人認識。「馬拉松可以是很悶的運動,但只要發掘到當中樂趣,我相信很多人也會喜歡。我很感激在我跑步多年來有不少人對我支持,如前輩伍麗珠、K.K.、Peter、屈臣氏跑會及樂華跑會等,令我在這8年來一直堅持跑下去。」正因為感受過身邊人的鼓勵,范瑞萍亦希望以「過來人」身份,改變香港人對跑步的看法,勇敢跑出第一步。 提早練跑 適應感覺 港隊代表范瑞萍就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將賽事視作等閒,一不留神就會導致身體損傷。「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問題是高估個人能力,因而出現抽筋、肌肉勞損、起水泡等問題,所以應該在賽事前作一定程度的練習。」 「業餘參賽者初時可在假日練跑,令自己感受一下10公里的跑程,然後就應加緊練習,如不斷跑步2小時,讓身體適應長時間跑步的感覺。而自己則會分階段練習,初時重短距離的衝段,如400米、500米等,令身體逐漸承受長時間的跑步,最後會嘗試以均速跑步,到比賽前則多休息,儲存能量應付賽事。」 均速跑步 舊鞋新襪 到比賽當日,范瑞萍建議大家必須以均速跑步,「很多人一開始跑得太快,加速肌肉勞累及損傷,到後段要以行路完成。」另外,呼吸、跑姿也很重要,身體應稍稍向前傾,膊頭與頭鎖定成一直線,若跑步途中覺得呼吸急促,應立即停下來,或慢步1至2分鐘,待呼吸回復暢順才應繼續。 「跑步期間身體失去大量能量,即使旁人咳兩聲,也有感染傷風、感冒的機會。可隨身帶備一些能量棒、能量包,又或是葡萄糖等,跑步完應立即進食,多喝補充飲品,填補身體缺失。」而完成賽事後應該慢跑2公里,跑前跑後也應拉筋。 至於裝備方面,范瑞萍提醒大家要「舊鞋新襪」,「新鞋較硬,容易令雙腳出現水泡,所以跑步鞋不宜太新;但襪子愈新愈好,因為新襪較柔軟舒適,亦較緊貼,提供較佳的保護能力。」 范瑞萍醒你長跑十招 「渣打馬拉松2009」明日即將開戰,身為港隊成員的范瑞萍特別於開賽前向參賽者教授比賽前後要注意的十個秘訣,避免參賽者受潮濕天氣影響下出現受傷。 賽前熱身 1. 比賽前一天盡量放鬆心情,可嘗試幻想明日比賽時的場景。而且於自己練習時記錄跑完比賽距離的完成時間,以作計算每公里的均速,可幫助於比賽時避免自己跑得太快或太慢。 2. 今日應食多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食少點肉類,讓身體吸收更多糖元。 3. 收拾好明日出戰的裝備,應以舊鞋新襪為主。 4. 明早比賽前兩、三小時進食早餐,同樣以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少點肉類。 5. 比賽前半至一小時開始熱身,熱身應由頭至腳開始,由上而下,多點針對腳部熱身。 比賽期間注意事項 6. 由於明日濕度較高,每個水站都必須飲半杯水,亦可以補充能量的飲料代替,補充失去的水份。 7. 跑步時必須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遇不適應找尋治療。 賽後紓緩 8. 跑完比賽後應該立即衫,食一點東西補充失去的能量。 9. 要繼續作慢跑,為腳部鬆筋。 10. 飲多點水,令身體加速復元,減少肌肉酸痛。
Read More
讓樂華會感到自豪的「嘉慧」 自加入了樂華會,不少跑壇高手的大名都常在耳邊,今期會訊,我們要介紹的是黎嘉慧——–我們都喜歡直呼她「嘉慧」。 會長方生經常提到樂華會的會友和會務,喜歡向我們講述樂華會和香港跑壇的趣事和人物,輕鬆處妙趣橫生,把當事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讓在樂華資歷一的會友獲益良多,「嘉慧」便是其中一位我們樂華人經常掛在口邊的會友也,因此好值得和有必要向大家講「嘉慧」。 我會的跑壇高手不少,經過長年的努力,他們都在港跑壇內取得自己的地位,嘉慧便是其中的一位。自一九九七年開始,嘉慧便成為港代表隊的一員,經常代表香港出外比賽,最近一次是代表香港角逐渣打馬拉松「全球最強之戰的孟買站」,並勇奪40歲別的冠軍,殊為難得也。 自學生年代便是運動高手讓樂華會感到自豪的「嘉慧」,不但在田徑項目中取得佳績,而且更投身到香港較少人參與的技巧運動中去,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收穫了不錯的成果。畢業之後任職於康文署至今,從事推廣文體康樂活動的工作。長期跟體育活動結緣的嘉慧,造就出一種爽直健談的性格,是一位好nice的女士。 每一位跑友都有一個參與長跑運動的故事,嘉慧亦然。話說她九五年剛到康文署工作時,便要經常參與和組織一些地區性的長跑活動,開始接觸長跑,在同事的游說下,嘉慧便成為部門長跑隊的一員,參加長跑比賽,展開她在長跑運動中的榮譽之旅。 工作在沙田,在工餘時間練習的地點當然在沙田城門河畔和體育學院,因而認識了「會計梁」等一班樂華會友。積極參與和勤奮操練,讓她的腳步飛快了不少,嘉慧記得,她的第一個長跑冠軍獎項是參加屯門長跑比賽。獲獎更激勵了她在長跑比賽中的鬥心,更激發了她對長跑運動的熱愛,在平日的練習中更努力!努力!! 讓嘉慧成績猛進和有大突破的是加入樂華會之後,話說她當年參加環島跑的66k,必須要到港島區進行跑山練習,從而在跑馬地認識了方生和方禮麟,在這種機緣巧合下,嘉慧便成為樂華會的一員,得到高手指點,她便一發不可收拾,比賽成績節節高昇,獎項陸續而來。 她坦言,加入樂華會有幸讓她認識了伍麗珠,並跟隨她學習跑步,接受她的指導,伍麗珠是她的偶像,影響最深,每一次跟伍麗珠練習都有所得益,每一課指導都有吸引力,讓你不肯放過,所以為了要跟師傅操練,嘉慧不惜在上午十一時請假,跟隨師傅練習,從她的身上學到長跑運動家的風采。 要數到最有意義的賽事的確不少,當然捧第一個冠軍獎盃的比賽,是一生人中難忘的。她的第一個正式比賽的冠軍獎盃是一九九七年的中國海岸馬拉松女子全場總冠軍;最難忘的賽事首推她的第一個全馬——一九九九年的渣打馬拉松,這是她的首個全馬,並為她留下難以忘懷的經歷。話說當年她在賽道上全力以赴之際,跑至30k時意外便發生了,她當時感到要去所,但出來的竟然是血,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求助於現場的聖約翰救傷隊,但等了一會兒,醫護人員並沒有為她提供有效的幫助,結果她決心克服心理陰影,繼續上路,結果返抵終點時是3小時05分,獲得女子組獎項,事後到醫院檢查,確診只是操勞過度而已,身體並冇問題,只要注意休息和安排訓練時間便可以。 最值得紀念的出外比賽,是二○○二年的上海國際馬拉松,這次在外地比賽,造出了2小時50分的個人最佳成績; 最難忘的賽事,是某年的Nike 10公里,她當年擊敗所有全港最強的對手,包括師傅伍麗珠在內,企上領獎台最高處; 她認為,最有榮譽感的比賽,是二○○一年代表樂華會參加在中環舉行的「金一哩」隊際賽,該賽事的賽制很有特色,每隊派出4位成員進行接力賽,成員必須是2男2女,而2位女成員必須是20歲以下組和30歲組,當時出賽20以下歲組的是李美儀,嘉慧是30歲組,男成員方面,葉國成是40歲組,20歲組的是亞海,結果我會在比賽中獲得亞軍,當時會友間團隊合作的精神,互相鼓勵,以及會友在現場為他們打氣的情景,嘉慧仍歷歷在目,讓她更深愛樂華這個大家庭。 已婚的嘉慧現時家居馬鞍山南岸,升職之後工作更忙,但她仍努力安排自己的訓練時間,每周保持三至四課的訓練。她為自己安排的最近一個賽事,是參加四月份的大連國際馬拉松,全力締造今年個人的最佳成績。 跟嘉慧簡短的傾談很有親切感,祝願她生活美滿,家庭幸福,樂華因有您而感到自豪!
Read More
黎可基 —–務實進取的精英跑手 我會的黎可基是一位務實進取的精英跑手,在近數年間,他在香港跑壇的冒升很快,目前經已晉身香港華人精英跑手前三名的行列,短短三數年間便有如此提升殊不簡單呀!這當然離不開他自身的努力和付出,這是對自己的訓練要求嚴格的成果。 相約黎可基見面的日子正好在冬至當天,任職中學教師的黎可基實在十分忙碌,雖然學校當天開始放假,連着聖誕節,可說是有一個不長不短的假期,可以連休幾天,一般我們可以安排一個短程旅遊輕鬆一下,但黎可基反而十分忙碌,不時用電話提醒學校田徑隊的同學下午到葵芳運動場訓練,隨後則又要帶學生去camp,雖說是假期,其實一點也不會清閒。 黎可基說:「今年我不用做班主任尚算稍為輕鬆一點,但因為要教中文和歷史,平日要花不少時間備課,又要負責訓練學校的田徑隊,因此只能根據自己的工作時間安排自己的訓練時間表。」 遷就工作 嚴格訓練 「因為工作關係,因此我自己的訓練只能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很少跟其他跑友們一大班地去練習。」因此他對自己訓練的要求特別嚴格,只能自我監督。 他介紹自己的訓練時間安排是:每天早上六時進行晨課,然後回校上課,下午放學後三時是學校田徑隊的訓練時間,在帶完學生後,大約在五時多才和小丙及一些補完課的學生一起訓練,至於周日,他多數會到港島的寶雲道與其他跑友練速度,因該處是不少跑友喜歡去練習的地方,而且跑道的距離很準確,是練習速度的好去處。 黎可基告訴筆者,其實他平日練長課多在運動場進行,在主持學生的訓練前,他會先走30km,邊走邊等,學生來到便跟我跑8-10公里,這無疑會十分沉悶,但與學生一起練習,看見他們進步,便不怕悶,便可以克服。當然,如果是時間許可的話,他都會與跑友們出外練長課。即如去年的樂華會山頂長課,黎可基便在跑馬地與一班精英跑手走上太平山。 家居太子的黎可基有時亦會在清晨五時,自太子的住處起步,以自己的極速跑返葵芳,再跑回家,此段路程有20km,在清晨街上人少車少,這是一條很不錯的練習路線。黎可基說很感謝一位與他一齊練習的「隐性高手」,其實這位五十多歲的跑友並非我們心目中的「高手」,而是在這種長距離的速度練習中,他的加入對黎可基的訓練有所幫助和得益。在跟黎可基交談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有一種感恩的心,對幫助他的人表示感謝,這亦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吧。 黎可基表示,最開心的除了是自己的長跑成績有突破外,還有是自己所教的學生有進步。在近兩年,他的學校田徑隊在學界比賽中都取得冠軍,這跟他平日的訓練得法有關。黎可基是一名田徑總會的合資格教練,但平日的訓練要如何才適合自己的學生,這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訓練計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理論。換言之,對自己的訓練亦然,只有靈活變通才能達到如期的效果和目標。他透露,經常與海濤帶學生共同練習,通過交流和競爭共同提高,因此他們所帶的學校田徑隊都在學界比賽中取得佳績。 決心「轉型」 晉身精英         在學生年代,已代表學校參加800和1500米比賽的黎可基,自中學畢業後順理成章地參加大專比賽,自開始參加香港的公開賽事後才參加10km和半馬比賽,他在近三、數年間才開始改走全馬,並極速地擠身香港精英跑手的行列。 黎可基講述了他如何「轉型」的過程。他說:「我所走的第一個馬拉松是在2005年到長野旅行兼參加比賽,當時並沒有走過全馬,亦沒有練習,在比賽中走了3小時07分,對這個時間他並不在意,亦不覺得特別,反正只是「玩玩吓」的心態。令他決心練全馬的是在2005年一次到韓國比賽的機會,當年廖sir組織了一班精英跑手到韓國參賽,成員包括海濤、蔡達明、劉廣文、賴吉等等,他在沒有特別準備和練習的情況下,以2小時46分「畢業」,當時所有香港跑手都在這個時間前後一分鐘內返抵終點,能走出這個成績,對黎可基是很大的鼓舞,他相信自己可以走全馬,而且會走得很好,因此便決心改練全馬,當一名精英跑手。 當年在一次比賽中,他認識了台灣的許積勝教練,許教練的馬拉松時間是2小時14分,至今仍是台灣馬拉松的紀錄保持者。黎可基為人十分進取,自決心改走全馬後,便爭取和尋找提升自己實力的路向,因此自06年開始,他便利用7、8月學校放暑假的時間到台中跟隨許積勝教練練習,當時他入住大業大學,還有一批台灣跑手跟隨許教練共同訓練,許教練的訓練方法靈活有趣,雖然生活樸素,但一點也不苦悶,因而他亦得益不少,實力有所提升。 每年到台灣訓練可讓黎可基有不少得着,但2009年他和跑友姜敬華到台灣阿里山集訓練時,則遇到讓他難忘的經歷,姜敬華因事要提早兩天離去,他則多留兩天因而遇上台灣「88水災」,這突如奇來的天災使到黎可基被困阿里山,當地交通斷絕,未知何時可以離開(黎可基曾為會訊撰文描述當時的情況和經歷),當時的遭遇亦讓他對人生的領悟加深了,雖然身在阿里山,但黎可基記得他要代表樂華會出賽「樂華盃」,因此便急電方太交待了自己的情況,萬一無法趕返香港,好讓方太有足够的時間另覓會友代替,黎可基強烈的責任感可見一班。幸好他趕及在「樂華盃」舉行前的一天返抵香港,翌日即出戰「樂華盃」並取得佳績。 赴台訓練  獲益良多         經過這幾年暑假到台灣訓練,黎可基希望再求突破,在某年參加澳門馬拉松賽後,他結織了一批內地跑友並且保持聯絡,在剛過去的2010年,黎可基趁暑假首次到中國大陸訓練,他聯系到在澳門認識的跑友,獲安排到內蒙古的某個長跑俱樂部訓練,由於受訓的成員都是專業或準備當專業跑手的,所以訓練和生活都較在台灣時刻苦和沉悶,這對於他而言又是另一種體驗和得着(黎可基已把這次訓練的見聞和體會在會訊內撰文跟會友們分享)。在新的一年,他正期待着到雲、貴高原跟隨國家隊長跑「一姐」周春秀訓練,他很開心地表示會很珍惜這次跟隨周春秀訓練的機會,並已做好了心理、體能及生活上的準備,希望能有更多收穫。 回說黎可基的個人PB都是在近年做出的,他全馬PB是2010一月年在厦門馬拉松走的2小時35分,憑此成績他入選了香港代表隊;最佳10km時間是2010年沙田河畔賽的34分15秒,田徑場10km是在香港田徑聯賽走出的33分58秒;去年11月的new balance 15km,他的成績是53分50秒獲得全場第三名,本地華人跑手第一名,這是他的15km 個人最佳時間;半馬PB則是剛於上星期12月19日舉行的沙田城門河皇者之戰,他以1小時14分30獲得全場總冠軍,亦走出了自己的半馬PB;近三年的渣打馬拉松,黎可基雖然是全馬初哥,但他都能跑進香港華人跑手的前三名,並肩賴學恩和紀嘉文,成績突出。 近年香港跑壇出現了不少外籍跑手,他們都在本地賽事中取得好成績,佔據了賽事的前列位置。黎可基認為這可以給本地跑壇帶來生氣,為本地的華人跑手確立新的目標,本地華人跑手的實力才能提升,他相信本地跑手都會歡迎他們加入香港跑壇成為一份子。 代表香港   遠征印度         去年的12月5日,黎可基首次以香港代表隊隊員身份,代表香港前往印度的小鎮浦那參加馬拉松賽,此項賽事是亞洲馬拉松錦標賽,是亞洲最高水平的賽事之一,由於小鎮位於遍遠地區,自新德里乘飛機前往,轉機駁機差不多要花上10個小時的行程,當地比賽的條件欠佳,比賽路線就設在兩條馬路的中間,不時要吸汽車癈廢氣,加上當地居民經常燒垃圾,空氣質素欠佳,氣温又高達28、29度,要跑出好成績的難度頗大,結果他以2小46分完成賽事,對此成績雖然不盡如意,但可以克服如此環境是一次難得的經驗。還有他們居住的豪華酒店附近便是平民窟,他可以接觸到當地平民和了解到當地小朋友的生活現況,賽會又安排了廣州亞運會的女子1萬米金牌得主斯里達蘭與他們交流,雖然她出身貧寒,訓練條件差,但此位金牌跑手都能克服種種困難走出彩虹,在本屆亞運會中,她在1萬米決賽中擊敗東道主中國的白雪和日本好手奪金,黎可基認為,她的經歷和艱苦訓練的精神很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可以一提的是,他為了不影響教學工作,還把學生們的作業帶去當地,在比賽和訓練之餘修改,亦說明了在香港要當一名精英跑手實在不容易啊,又要訓練又要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周章,有關方面的支援實在很有限。 黎可基於2000年加入樂華會,當年他就讀於教院,因為學校近沙田體院,在同學的介紹下他便到體院跟樂華會訓練,並加入了樂華會,當年在體院主持操練的是李天強教練,同期的還有會友何海濤、梁岳鵬等。屈指算來,他是樂華會的資深會友了。礙於工作關係,他遺憾未能更多地參加樂華會的活動,雖然如此,但凡需要他代表樂華出賽的,他都義不容辭地穿起樂華會戰袍,至今他己為樂華取得不少榮譽,在此會訊一角,樂華會對他的貢獻深表感謝。 新年目標  突破自己 新年伊始,黎可基在新一年裡的目標是要突破自己去年的成績,在渣馬能突破去年的2小時41分,成為香港首席華人跑手。他知道,要實現目標必須比去年付出更多,練得更刻苦。總結去年的訓媡,他感到因要應付繁忙的教學工作,對平日的訓練有頗大的影響。黎可基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十分嚴格,他謂不能因訓練影響教學,亦不會有人因你要訓練而教不好書對你表示原諒,要訓練不是可以影響教學工作的理由。因此在新一年裡,他希望盡力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只有把平日的訓練質素提高才能做出更佳成績。 組織家庭 揭新一頁 告訴大家一個喜訊,今年六月份,黎可基將要揭開人生的新一頁,他將小登科組織自己的家庭。他的另一半並非跑友,但未婚妻對他十分支持和諒解,他因為要訓練和出外比賽無法相陪,但未婚妻都對他黙黙支持,好讓他可以全情投入,專心訓練,黎可基對她是無言感激,「愛」是盡在不言中。 在此,樂華會全體會友祝他們白頭到老,生活幸福美滿,好像克服長跑路上遇到的困難一樣,携手漫步人生路,共同創造和繪畫幸福美滿的人生。
Read More
蔡達明—–為推廣馬拉松獻真心 本期會訊,會長方生要求訪問蔡達明,對筆者而言,這份功課都幾難交。近年蔡達明接受了香港不少報章、雜誌和電視台的訪問,要寫的都寫過了。但經過與「達明」交談後,原來可以寫的還很多,因為我們不打算談比賽和成績,而是要他談談對長跑運動的抱負和人生的看法。 資深的樂華會友有如此說法,他們認為,樂華會有兩棵「長青樹」,一棵是已移居美國的香港女子長跑頂尖跑手伍麗珠,另一位便是至今水準仍然保持得很稳定的蔡達明,難能可貴。 「自從二○○四年入選香港代表隊以來,蔡達明每年都保持水準,交出成績成為港隊一員,雖然香港目前有不少後起新秀,但他們的成績在某段時間會很突出,但未能保持穩定的水準,起伏較大。」資深會友如是說,樂華會正等待着一位如蔡達明般的接班人。 夜深人靜  街頭苦練 相約蔡達明在他工作所在的紅磡區會面,平日見慣他穿著跑裝,但任職地產繪圖員的達明上班要打領呔穿皮鞋,的確有點看不慣。近年他不時要返內地工作,每周要三、四天往返兩地,下班後又要即時返港,對他平日的訓練有頗大影響,他只能付出更多努力,更刻苦和爭取更多時間去保持訓練,才能確保在比賽中跑出水準。他除了正常的上班外,又要兼顧訓練、比賽,要為自己的理想堅持下去,缺少向上進取的意志絕不可能。據他透露,現在除了到灣仔運動場訓練外,很大部份時間是在下班後,在凌晨十二時才開始自己的訓練,一般在家居附近走十多公里,大約在凌晨二時前回家沖涼休息,當時太太和小孩都已入睡了,每天清早又要趕着上班,每天如是,因此陪伴家人的時間不多。逢周日,蔡達明都會走長課,他選擇到港島的寳雲道練習,在寳雲道來回快跑,由於練習時速度高,他要避開如鯽的遊人,所以他選擇了在晨早七時起步,他有時會到跑馬地運動場走十多二十個大圈,間中他會走兩轉畢拉山。 蔡達明深信,只有努力付出才會取得成功,由他親自口述了訓練的情況,我們知道了一位成功跑手要跑出佳績,確實需要經過平日一點一滴、一時一刻的艱苦訓練累積回來的。 飛鵝山賽初露鋒芒 蔡達明與方生結緣是在飛鵝山,當時尚在學生時期的他因家住彩雲邨,因此每年都參加當地區議會舉辦的飛鵝山越野賽,亦贏過冠軍。蔡達明中學時自中三開始便代表學校參加學界田徑賽,但都是陪跑分子,跟獎項沾不上邊,最叻的一次是獲得季軍,他說當年學界田徑賽的水準跟現在一樣高,名校都願投入較大資源去爭成績,他們這些無名的學校都是幾位興趣相同的同學,自發性地到運動場練習,沒有任何訓練方法,老師的指導亦不專業,他參賽1500米和3000米,總之能跑完便算成功。他說,現在在跑步上取得的成績都是接受了教練廖sir的訓練開始的。 當年亦常參加飛鵝山賽的方生看到這位小朋友步幅大,跑動起來動作很暢順,因此對他留下深刻印象。某年飛鵝山賽,方生發覺蔡達明沒有參賽,後來在另一個場合遇到他,再問之下,原來他因為要準備會考而放棄了這屆比賽。 中學畢業後,蔡達明並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長跑運動,還有是踢足球,當年剛畢業,他多到灣仔運動場跟另一間長跑會練習,大約在九七、九八年吧,當時他是在該跑會的一名副主席介紹下加入樂華會的。蔡達明說,當年加入樂華會的原因都幾有趣,「第一是年費只是五十元,當年剛入社會工作,當然要考慮會費要收多少錢,第二個原因是有會訊。」自始他與樂華會的關係便開始了——–。 友情長在會更快樂 認識蔡達明,感到他是一位很「長情」的人。以他現在在香港長跑壇的名氣,十多年來,他都不轉跑會、不轉教練和不轉贊助商。他對樂華會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每當樂華提出希望他代表出賽時,蔡達明必會義不容辭地穿上樂華會的跑衫上陣。他說:「著名跑會只看重你的成績,這並不長久,我喜歡樂華會大家庭的感覺,樂華給了我不少機會和培養我,在樂華大家互相尊重,這種感覺在別的跑會未必得到。」 在跑壇跑出成績,不會沒有跑會找上門的。但蔡達明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處事方針。他認為香港長跑界很應該共融和團結,爭取本身應有的地位和權益。 認識蔡達明的人定必認識他的教練廖sir(廖志強),好馬也要被伯樂相中才能成才。二○○○年剛加入和黃工作的蔡達明,他參加了公司運動會的50000米比賽,這個該企業每年都舉辦一屆的活動,公司為了鼓勵員工參加,亦提供了一些福利,但參賽員工必須參加由廖sir主持的訓練班,這匹馬便遇上了伯樂,蔡達明開始接受廖sir的訓練了。廖sir是前香港運動員,主項是十項全能,曾是香港撐竿跳的紀錄保持者。蔡達明說,以前在運動場上只是一個亂跑的「靚仔」,自從遇上廖sir之後才學會為甚麽要跑?如何跑?所有有關長跑的知識和技術都是廖sir教的,更重要的是廖sir的為人並非催谷自己的學生只顧去爭勝攞獎,而是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在長跑運動中既得益於自己,更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惠給他人」。他承認在長跑中取得的成績都始於接受了廖sir的訓練,為培養他成才,廖sir付出了不少,全家出動,蔡達明很感謝廖sir的培養,一切盡在不言中。 某年參加FILA香港半馬,由廖sir介紹認識蔡達明,看到他身上的裝備,心想以他在長跑壇的成績,難道沒有更著名的贊助商嗎?畢竟他的贊商並不專長於長跑運動裝備的設計。如此這般,蔡達明在該贊助商旗下已有多年了。他認為,贊助商需要運動員的成績去宣傳產品,而運動員獲得贊助可以減輕負擔,無可否認,高科技產品可以幫助運動員取得成績,但始終「人」的因素是第一的,成績好壞不取決於裝備,裝備够用便好。讓他堅持不轉贊助商的原因是他很重視人與人的關係,找他的贊助商代表是前香港運動員,大家是朋友,相識了一段長時間,他們之間的合作已脫離了商業因素,而是建立於友情和誠意之上。直至最近,因朋友離開了這個圈子,蔡達明才肯轉贊助商。 一樽可樂支持跑完首馬 蔡達明自接受廖sir訓練後才開始練長跑,他第一個半馬賽事是二○○一年的銳步半馬,成績是1:16:30,原來他走第一個全馬,是在「曚查查」的情況下出賽的,二○○三年十二月,廖sir帶領蔡達明過澳門參加馬拉松,當時同行的還有黃世興和鍾人貴,廖sir告訴他這次你要走全馬,結果蔡達明以2:54:00衝線,賽後他說,「以後都不會走全馬,因為太辛苦了。」當時廖sir在終點等,2小時過了40分仍不見他回來,廖sir便著走半馬的世興和鍾人貴逆走去找他,並帶上一樽可樂。蔡達明回想當時哪樽可樂很頂用,補充了他失去的糖份,讓他有力返抵終點。 曾說過不再走全馬的蔡達明於○四年三月到廈門走全馬,這第二個全馬他以2:42:00完成,並以此成績入選香港隊,展開了他代表港隊的路程。自始之後的○五年、○六年、○八年他都代表香港出戰渣打馬拉松的「全球最強之戰」,到印度、奈羅比、新加坡比賽,讓他最難忘的是二○○八年北京奧運會之前,他以香港運動員的身份應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測試賽,提前跑了這條京奧馬拉松賽道。 大家注意到蔡達明這棵「長青樹」在頻頻征戰下都極少受傷,並沒有大傷過,原來這就是蔡達明長期保持水準穩定的秘密。他說,他不會為準備一個賽事而去改變自己的訓練計劃和習慣,所以他在賽前不會加操加課,不會讓自己煩燥不安和心情緊張。他極之重視平日的訓練質量,在一個小時的訓練中,他要做到別人兩倍的效果, 因此在訓練時十分專注,他強調訓練要有深度,連教練廖sir都讚他的訓練態度,能把教練的要求加倍完成。至於飲食方面,他認為因人而異,他沒有在賽前戒飯和加碳的習慣,但比賽前儲K數是必須的。還有是蔡達明波癮大,以前練跑之後還會跟朋友踢波過波癮,但近年教練怕他受傷已下令禁止。 願為推動馬拉松出力 「在香港做運動員難,做長跑運動員更難。」以上的說話,是蔡達明在年前接受報章訪問時發出的心聲,亦表達了香港長跑精英運動員的苦況,可見他們能堅持下去實在很難得,這種動力是一種精神和信念。從蔡達明的立場出發,支持他堅持長跑運動的信念並非每次出賽可以拿多少獎項,必須要站上領獎台,而是可以在香港推動和普及長跑運動,看到更多人參與這種運動,從中對人生的意義有所得益和領悟。 蔡達明是香港的精英跑手,他現在的理念認為,作為一名運動員,無可能永遠站在高峰,總會有下滑的一天,「你在香港水平很高,但出了鯉魚門便被對手比下去了。」因此在他的日程表中,不單單只有比賽,還應該多做一些對推廣長跑運動有益的事,無疑香港精英跑手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 長跑運動讓他有所收穫和得益,理應回饋於它,讓更多人參與。他除了參加比賽,代表香港隊出賽外,還要求自己為香港的長跑運動做點事,在比賽和訓練之餘,他會出席一些社區的體育活動宣傳長跑運動,出席一些有關推廣長跑運動的講座,甚至在社區內擔任一些推廣體育運動的義務工作。 眼見近年參加渣打馬拉松的人數每年增加,對於田總,蔡達明都有所期望。他認為,以香港長跑運動現時的水準,難以成為體院的精英項目,不是精英項目便沒有政府的資源支持,因而田總應該把舉辦渣馬得來的資源合理地運用,增加對長跑項目的支援,長年以來,參加長跑訓練和比賽的精英跑手,都是無言的付出,對受傷運動員應給與照顧,事實上他們受傷後的醫療開支不菲,一些港隊和曾經為港隊出賽過的精英跑手,應該獲田總提供適量的福利保障。 對於未來,蔡達明謂他會爭取一紙教練證書,為推動香港的長跑運動出力。我們衷心祝願他理想達成。
Read More
潮哥 ——- 行事低調 默默耕耘 去年10月某天清晨,幾位九龍灣會友自牛頭角跑往西貢科技大學,備戰渣打馬拉松,大家正在埋頭苦幹,在斜路上努力奔爬的時候,一輛私家車突然停在路旁為我們打氣,原來是潮哥與幾位屯門會友正驅車前往西貢操山,為「毅行者」備戰,此情此景讓我們印象難忘,樂華會會友間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氣氛。 潮哥(張嘉潮)是我會的資深會友,他是我會屯門區的一份子。我會數百位會員,屯門地區會友是我會重要的組成部份,長期以來,屯門會友予人的印象是低調行事,默默耕耘,樂意把榮譽讓給別人。屯門會友每周的訓練班搞得很好,默默地進行,長期地堅持下去,以致近年屯門區都冒起了多位精英跑友,為跑會爭得榮譽,成績有目共睹。 今期會訊介紹的是屯門資深會友潮哥(張嘉潮),他為人低調,默默耕耘,正是屯門會友性格的反映。身為公務員的潮哥服務於香港政府卅多年,雖然並非直接參與每期會訊的出版工作,但我會的會訊每每到關鍵時刻,需要支援時, 潮哥會立刻出手相助,協助解決問題。潮哥坦言;「為跑會出力,定義不容辭。」這便是潮哥的信念。潮哥更透露了他的心願 :「自己有能力去幫的人或事, 我都樂意去做。」 家居花墟  開始跑步 1986年,當年家居九龍花墟球場附近的潮哥開始以跑步來鍛煉身體,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他每星期約有兩、三次到花墟球場走圈,據潮哥講,當年他對跑步完全無認識,1公里究意有幾長?要跑幾多久?他都沒有概念,見到跑步的街坊做熱身運動他便照着做,但為何要熱身及動作是否正確?他亦不求甚解。雖然如此,潮哥熱愛跑步的興趣在長年堅持下有增無減,否則他便不會堅持到現在。 1988年潮哥搬入屯門居住,由於當時屯門剛發展,居住環境附近活動的空間濶寛,空氣質素比市區較佳, 加上跑步的範圍甚廣,潮哥跑步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加高漲了。更因而亦越走越長,經常由住處跑去屯門碼頭及各區,或者漫無目的地到處跑。潮哥形容當時是「盲目地亂跑」,不問距離的長度和時間。他記得當年跑得最長的一次是由住所跑往屯門碼頭再去元朗折返,用了兩個半小時,潮哥對這次印象最深刻,是因為當時連水樽也沒有帶,有點盲目和幼稚。 喜遇啟蒙跑友黃樹文 鄧浩賢 1993年,潮哥調到元朗工作,這次工作上的調動對潮哥對跑步的認識發生了「質」的改變,他認為在93年以前他盲目地跑了多年,對跑步的認識十分膚淺、貧乏甚或一竅不通。在元朗工作期間,潮哥遇到同樣是喜愛跑步的同事黃樹文和鄧浩賢,潮哥強調他們是他的啟蒙教練。在工餘時間,他們會就大家的共同興趣——「跑步」交流經驗,他們會教他跑步的技術,提點他應如何跑,怎樣可以保留體力,幫他改善跑步的姿勢。鄧浩賢會細心地提醒他記住要戴太陽眼鏡跑步,保護眼睛,就算在天陰的况下也要戴,他們還叮囑他要帶水跑步、定時飲水。潮哥很感謝他們如此細心的指導。1998年,新機場落成後舉行十公里賽,賽道安排在新機場的跑道上進行,是一次全新的體騐,以潮哥所言當時他是胆粗粗便報名參加,結果花了個半小時才能勉強完成,自此之後,潮哥才深感原來以前自己盲目地跑了多年。因為在走長途比賽的過程中,如何分配體力等都有學問。黃樹文和鄧浩賢兩位跑友亦把自己的跑步心得與他分享,潮哥感到獲益良多,亦很感謝他們的指導,在跟他們跑步的過程中,潮哥有不少得着,有時,他亦會跟隨二人到元朗大棠走長課,對於這兩位啟蒙教練,潮哥深表感謝。 第一個全馬  加入樂華會 2000年至2003年,潮哥較多參加半馬比賽,他記得他參加的第一個半馬賽事是2001年的渣馬,他以2小時30分完成,這次第一個半馬能够完成對他是很大的鼓勵。2003年,黃樹文鼓勵他嘗試走全程馬拉松,潮哥當時對自己的能力半信半疑,但黃樹文和鄧浩賢兩位跑友都鼓勵他走出第一步,認為他已跑了多個半馬賽事,完全有能力去跑第一個全馬,在他們的鼓勵下,潮哥下決心報了名,並跟兩人操練,全力備戰他人生的第一個全馬賽事,在工作時大家不時見面,話題總是離不開如何準備他的第一個全馬。 2004年的渣馬,潮哥首次踏上全馬的路程,比賽當天在尖沙咀起歩前,他心情畢竟有點緊張,黃樹文和鄧浩賢兩位跑友在起點前鼓勵他,提醒他不要心急, 要慢慢走,要完成全程為目標。得到他們的鼓勵,潮哥心裡踏實多了。結果他以4小時40分完成第一隻馬。在整個過程中,他認為以在港島區天星碼頭對出的落隧道的路段最辛苦,因為已走了差不多40公里, 他只能以行代跑,最終半行半跑地衝過終點,讓他感動和鼓舞的,是黃樹文很有耐心地在終點等他歸來,當時潮哥雖然抽了筋,但在終點見相熟的臉孔是很激動。因為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的馬拉松,在賽前付出了的努力和汗水,而黃樹文又有耐性地在終點等待,哪種心情只有參加過馬拉松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休息過後,他們起程返回屯門,黃樹文更提出跑了42.195公里,雙腳的關節在休息過後會鎖住的,坐巴士返屯門車程要個多小時,落車時關節會很痛楚,因此他便陪潮哥坐巴士下層而不上上層。潮哥覺得他連這環節也顧及,真是很有經驗。回想自己有決心和能力走上馬拉松之路,少不了他和鄧浩賢的幫助及鼓勵。 在跑完第一個馬拉松之後,兩人便介紹潮哥加入了樂華會,成為樂華大家庭的一員。同年亦在長課操練時認識了耀哥,黎諾等一衆會友。 2004年年底,潮哥首次跟隨樂華會出外比賽,到台灣花蓮參加太魯閣馬拉松,他說此行給他留下了美妙又深刻的回憶,因為這次他認識了佳哥(胡其佳)、振長及馮士元等樂華會精英跑友,見識了他們的比賽英姿,而且更認識了方生、方太。潮哥回味說這個馬拉松跑起來頗辛苦,因要前半程要上一大段斜路,穿過一些陰暗短小隧道時會有一種孤獨的感覺,但又是很難得的體驗,他對能以4小時26分完成賽事感到滿意。 2005年潮哥又隨樂華會到韓國走春川馬拉松;2009年則到了杭州。潮哥表示他的海外賽事不多,主要在香港比賽,至今他已走了16個全馬,希望在退休前可以成20隻馬,他更讚賞幾位就快達成百馬大業的會友都是可敬的,十分難得。他的最佳全馬時間是2005年的渣馬,以4小時04分完成。由於平日少練速度,因怕在運動場走圈很悶,為了能實現sub-4的目標,潮哥表示會鞭策自己到鄧兆堅運動場跟屯門會友們操練速度。 潮哥自加入樂華會後對樂華的感情不斷增厚,他表示樂華是他加入的第一家跑會,也是唯一的跑會,他已自命自己是一名永久會員,永不退會。皆因在樂華會人情味濃,會友間氣氛融洽,不少會友都是幕後功臣,例如方生、方太、耀哥等等,他們為服務會友絕不計較,默默耕耘,還有萬生協助樂華會組織了不少出外跑馬比賽和旅遊,大家都為會的發展壯大盡心盡力,潮哥認為跑會的成功缺少不了一大批幕後功臣的付出,很值得我們尊敬。 受跑友感染  愛上毅行者 潮哥告訴筆者,今年的「毅行者」他們幸運地又中籤了,所以心情十分興奮,照去年原班人馬再戰毅行, 現在已開始備戰了。原來潮哥已經參加了兩屆「毅行者」,今年已是第三屆了。他說:「原來參加毅行者是會上癮的。」此話何解? 潮哥透露,2007年他初次接觸「毅行者」便被它所吸引,被當時的情景氣氛所感染了。話說當年會友黃樹文邀請他做支援隊成員,把物資車到大帽山腳等他們到來,當晚是零晨一時多,潮哥老遠便見到一批批「毅行者」頭戴夜燈自山上走下來,他迎接了黃樹文等會友後,望着他們的身影而去,在黑暗中,潮哥對他們的敬佩在心中油然而生。自己支援的會友已繼續上路,向着目標進發了,潮哥仍不想離開,他留下來靜待一批批戴着頭燈的「毅行者」自山上走下來,這些頭燈亦照亮了他的內心。「我有能力如他們一樣嗎?」 2008年,一班屯門會友耀哥、馮士元、陳耀雄和蔣偉明組隊參加「毅行者」,潮哥做隨軍記者為他們影相,他先到起點影他們起步,之後潮哥在網上跟踪他們,提早抵達檢查點為他們拍照,最後在終點拍下他們衝線的情景,潮哥見到4位會友携手衝線,之後互相擁抱祝賀,場面十分感人,潮哥看在眼裡亦深受感動。 2009年潮哥隨樂華會到杭州跑完馬拉松返抵香港機場,在行李區等候時,陳耀雄靜靜地對潮哥說;「今年的毅行者我們三缺一,你有興趣加入嗎?」潮哥對參加毅行者是有憧憬的,但這個邀請來得太突然, 况且完全無操練過這10段麥徑, 恐怕不夠耐力完成,況且當時距開賽只有兩周時間。潮哥雖然即場表示有興趣,但心中仍環繞着一個問號…我可以完成嗎?陳耀雄卻認為 :「你能跑了多個全馬,必定能够完成這100公里。」在大家的鼓勵下,潮哥決定上陣。結果這次他的第一次「毅行者」以30小時27分完成。 潮哥感謝會友們的鼓勵,使他夠完成這第一次的100公里越野賽,少了隊友間互相提點和支持便無法完成,這是團隊比賽,完成全程1個也不能少,特別是有經騐的陳耀雄更不時沿途提醒他如何留放,他才能完成全程。讓他難忘和感動的是馮士元、肥成、黃銘基等一眾屯門會友在最後5公里等候他們, 並陪他們一起跑返終點,當時他內心的感受是難以形容。 潮哥對這次經歷十分回味,過程雖辛苦,雙腳也起了水泡,晚上捱眼瞓,生理時鐘大兜亂,雖然肚餓但見到食物又吃不下,但隊友又半強半迫要你吃下去,否則便沒有體力捱返終點,這種心理上和生理上爭鬥的過程讓你刻骨銘心,無法忘記。 2010年潮哥第二次參加「毅行者」,以27小時25分完成,時間較上次快了3小時,今年潮哥第三次出賽「毅行者」,我們預祝潮哥取得好成績,又快3個小時返終點。 長跑運動  貴在堅持 因工作關係,潮哥多數只能獨自練習,他每天凌晨五時左右出動跑步5至6公里,然後返家梳洗準備上班,周六或周日則走長課,由屯門起步,走去元朗,經天水圍,田厦路返回住處,全程約25公里,這已成了潮哥的生活習慣。潮哥介紹自己對長跑運動的體會是:「必須堅持,不易放棄,要重視熱身和拉筋,避免受傷。」以上都是潮哥的經驗分享,會友們可參考學習啊!他說,「最開心的是因自己喜愛長跑而感染了身旁的同事和朋友都參與,身體更健康了,看到這種情景讓他十分滿足。」 憧憬將來  完成心願 潮哥在政府服務了卅多年,距離退休的日子屈指可算,他表示退休後要做回一些自己年輕時想做又未做到的事。 原來潮哥讀書時完全不是運動型的學生,學校運動會絕對無份參加,所以他亦萬萬想不到現在自己會愛上如馬拉松和「毅行者」這些硬件的運動。他指當年同學們都認為他是書生型的學生,因為求學時期他只愛攝影和跳舞 。喳喳、牛仔,華爾滋等他都熱衷。讀書時因經濟條件所限,無可能買相機,只能羡慕人家的器材,多數都是借人家的相機來滿足自己的興趣。出社會工作後,經濟條件許可了,但又因要專注工作和家庭而未有空閒去滿足自己的興趣。 潮哥的心願是退休後不但要繼續跑步,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參與其他國家的「毅行者」,另外可以重投年輕時攝影和跳舞的興趣。我們在此祝福潮哥可以一一實現自己的願望,全馬sub-4,今年「毅行者」成績大提升。
Read More
葉國成 —– 真情投入    桃李滿門 資深的樂華會友都愛稱呼他為「大哥成」、「生果成」,現在大家都愛叫他做「成哥」,其實葉國成才是他的大號。 「成哥」對我們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因為他主持斧山和九龍灣的訓練,是我會的資深教練,桃李滿門,但除了部份資深會友對他所知甚詳之外,相信大部份會友對「成哥」只是略知其一二而已。這跟他為人低調的性格有關,長期以來,「成哥」主持斧山操練都是默默耕耘,不問收穫,毫不計較。 本期會訊,得以成功訪問「成哥」,全賴方生的全力推動和游說,「成哥」才肯「就範」,事緣年多前,方生已提出要訪問「成哥」,但都遭他婉拒。他為人率直,不拘小節,是多做少說的人。結果利用了星期日在沙田長課之後的空隙時間,在方生的促成下,終於找到「成哥」坐下來傾計。 「成哥」:「我冇乜嘢講,只懂簡簡單單講幾句而已。」方生解釋說,你身為樂華會教練,在斧山主持訓練日久有成,桃李滿門,所以應該向會友們介紹一下你的情況,好讓新、舊會友對你有所認識。 於是「成哥」便乖乖地坐定定接受訪問了。初認識「成哥」是通過會訊,有一期是介紹樂華人的花名,為了方便記憶和稱呼,早期的樂華會都不愛直呼會友的真實名字而愛以花名代替,愛以任職職業來作為起花名的依據,由於「成哥」有一家生菓檔,於是「生果成」便成為「成哥」的代號了。 李麗珊奪金牌得到啟發 「成哥」是樂華會教練,培養和訓練了樂華不少長跑精英,但他直言並不喜歡長跑,他最鍾情的其實是短跑,很享受短跑中所感受到的速度感,他自少便愛上短跑,喜歡100米至400米的速度感。少年時雖然沒有代表過學校出外參賽,但在課餘時間,在幫助過家務之後,他便喜歡獨個兒到運動場跑100米和400米,挑戰自己的速度極限,他的400米可以跑53秒。由於年紀漸長,又要兼顧家庭等其他工作,加上當時新興的玩意湧現,「成哥」曾離開過自己喜愛的田徑跑道達十年之久,再次勾起他重返田徑場,重燃他再拾起跑鞋衝動的原因,是一九九六年李麗珊自阿特蘭大奧運會為香港奪得首面奧運會金牌,這對他有所啟發和推動,「成哥」有感李麗珊起初也是一名普通的香港人,都是靠苦練成為一位傑出的運動員,最終可以拿到一面奧運獎牌,他從李麗珊的身上得到啟發,自始之後他再踏足田徑場,重拾自己的興趣。 港深馬拉松   遇上任福民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在機緣巧合之下,成哥看到電視和報章上宣傳一項賽事——-「港深馬拉松賽」。何謂馬拉松?「成哥」不知所以,只覺得有機會由香港跑入深圳很有趣,這種經歷肯定很難得,在以前或者以後都無法體驗到,於是他便報名參賽,他從未跑過長跑,亦不清楚馬拉松究竟路程有幾長,當天他跑了5個多小時才返抵終點,但參加這次「港深馬拉松」,亦改變了他以後的經歷,在當天,他認識了樂華會的創會元老,副會長任福民。當時他站在任福民身旁,互相交談後做了朋友,任福民的親友在拍照時亦把成果收入鐿頭內,事後分發照片時,任福民便介紹「成哥」加入了樂華會。 「當年的樂華會只有三、四十人,規模很小,我是最早期的會員呀!」成哥以此自豪。現在樂華已成為香港最大的長跑會之一,這實在缺少不了如「成哥」這些資深會友的貢獻。 當年家居牛頭角,平日多到九龍灣跟方生們一眾會友練習,方生有見「成哥」跑得好,於是提議他入沙田體院跟李天強教練練習,當年沙田雲集了樂華會的眾多精英。「成哥」在體院與眾會友在李天強教練的指導下,實力提升得很快。這段樂華會的歷史,在過去的會訊內都介紹過,後來因體院要改建,樂華會的訓練便由沙田體院移師斧山道運動場,從而揭開了樂華會的新一
Read More
黃昌林——-鍾情長跑超越半世紀 人常道:「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位熱愛長跑運動的會友,他這份堅持超過了半個世紀,雖然由於生活問題他曾經停下腳步,但他再穿起跑鞋之後便堅持到現在,並沒有間斷。若非他不是有這一點精神,他絕不會對長跑運動如此堅持和執着。對一種愛好能够堅持了半個世紀,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這已非是愛好了,它已成了生命的一部份。 今期會訊我們介紹資深會友黃昌林,他與創會會長袁伯同樣是我會的寳貴財產,是我們尊敬的長跑前輩,今年他已屆81歲了 ,但仍然堅持每星期有3至4天次到運動場跑步和步行,雖然只是跑幾個圈,但「生命在於運動」,黃昌林身體依然甚「弗」。 19歲參賽  與英軍比拚 回溯他跑步的歷史,時間足足超過了半個世紀。他在1948年參加了第一個國際長途賽,當年他年屆19歲,血氣方剛,風華正茂,賽事自尖沙咀加士居道起步,全程7英哩1/4,相等於11.6公里,黃昌林以38分9秒完成賽事。他介紹說,當年參加長跑運動的華人甚少,參加者多是駐港英軍、啹喀兵,居港的外籍人士,所以他當年都是跟外籍人士比賽。當年的國際長途賽事多在尖沙咀區舉行,每年都舉辦一屆,同時他亦參加了由香港田徑總會舉辦的十英哩賽,賽事由天光道的聖佐治英童學校起步,要跑4個圈,當年,黃昌林已經經常參加長跑比賽。 在跟黃昌林交談中,他突然自袋中拿出50元托筆者轉交給方太,原來這是他參加今年六月份舉行的奧運歡樂跑的報名費。他說:「奧運歡樂跑自1994年創辦以來,我每年都參加。現在我只參加一些競爭性不大,可以又行又跑的賽事,但每年的『樂華盃』我是必定參加的。」 自1948年參加第一個比賽,至現在年屆八十一歲的黃昌林都有參加比賽,屆指一算,不是超過了半個世紀嗎?如此堅持和執着,這份精神是很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呀! 黃昌林每年都參加「樂華盃」,而且經常獲得組別前三名獎項;1998、99年,他參加「發財跑」獲得第二和第三名,並獲獎100元利是,這讓他十分開心,因為比賽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他說:「當年參加『發財跑』,我在40分鐘內跑完賽事。」心水清的會友可以計算得到,當年黃昌林已屆69、70歲了。70歲哪年,他的水準十分穩定,1999年渣馬十公里,他走了50分30秒,NIKE十公里和已經停辦的「大路之王」,他都在50分鐘內完成。雖然當年已非他比賽的黃金時期,但黃昌林對比賽的態度仍然十分積極,不會放棄。 可惜在2005年的10月6日,黃昌林在深圳不小心跌斷了腳,手部亦受了傷,這個傷勢不輕,他在深圳緊急治療後返港做手術,自此之後他便被迫減少參賽,但他並沒有放棄以長跑來鍛鍊身體。 跑遍尖沙咀  代表南華會出賽 黃昌林的長跑經歷,要追溯到四、五十年代。在官涌出生的他在尖沙咀長大,青少年時代在尖沙咀渡過,亦在尖沙咀開展他的長跑生活。父親在尖沙咀開藥材舖,他清晨5時便要起床煲涼茶,可幸的是他得到鄰居的幫助睇柴火,可以「偷鷄」去晨跑。黃昌林表示,當年的青少年多數喜愛踢足球,在他居住的尖沙咀區亦組織了「尖青足球隊」,但他並沒有加入參加足球活動,而是獨個兒愛上跑步,每天清晨,他最愛由漆咸道跑到亞皆老街,來回4英哩,每天跑步的哩數則要根據當天的工作情況來決定,原因是絕對不能影響父親開舖做生意。年青人都有好勝的心理,他回憶說,當年晨跑喜歡跟單層巴士鬥快,可以練到速度(根據他的紀錄,當年跑步以英哩計算,當年晨跑的距離等於現在的11公里,需時38至40分鐘)。 如此這般,黃昌林年青時的晨跑跑遍了尖沙咀區和旺角區。出於對長跑的熱愛,有感缺乏教練的指導,1950年,他參加了南華會的田徑訓練班,由於成績突出,1951年被南華會吸收成為代表隊成員,代表南華會到石崗參加越野賽,跟英軍和啹喀兵一較高下。他很回味當年在南華會受訓和代表南華會比賽的日子。「當年南華會是在下午訓練的,訓練完畢還有晚飯吃,並會發2元車馬費,當年坐天星小輪是1毫子,坐電車是1毫子,因此餘下的車馬費也不少,在哪個年代,袋中有1元8角已很不錯了。」 在南華會受訓的日子,他喜歡相約隊友們由現在的旺角太子地鐵站起步跑去新界的沙田火車站,沿着大埔道走,要走「九曲十三彎」才抵達目的地。 當然,在南華會的日子,黃昌林亦有遺憾的時刻。1953年他代表南華會參加攀登獅子山比賽,只用了13分鐘便登頂,可惜他的名次是第四名,大會只向前三名頒發獎盃,第四名則頒發錦旗獎勵,因而他便無法一嚐捧盃的滋味,實乃當年的遺憾事也。他仍記得當年的對手有已故的公民體育會會長朱福勝。 為生計棄長跑  卅多年後重穿跑鞋 在哪個年代,體育運動不可能成為謀生的職業。1953年,黃昌林開始當上職業司機,以駕車為生。在當年懂得駕車是一門不錯的謀生手藝,自始之後他當過專門接送粵語片明星的司機,當過九巴司機等等。為了生計他被迫放棄自己的愛好—–長跑。他脫下跑鞋,為口奔馳,之後是成家立室,生兒育女,隨着歲月消逝,長跑運動似乎離他越來越遠了。 世事總會有安排的嗎?卅多年後的1983年,兒子有感老父的身體出了毛病,又知道他以前熱愛長跑,於是贈他一雙跑鞋,祝願他身體健康。卅多年後,黃昌林再踏足跑道上,續寫他長跑故事的下集。黃昌林表示,他雖未跑過全馬,但跑越野賽是他的強項,近年更喜歡探訪名山大川。 1990年至1995年間,他參加香港的「三山馬拉松」都取得好成績。「三山馬拉松」分別安排在11月、12月和翌年的1月舉行。11月是西貢山馬拉松,路程由北潭涌走到深涌;12月的大埔八仙嶺馬拉松,由大埔走去九龍坑,沙螺洞,新娘潭是終點;1月份舉行的是大嶼山馬拉松,他曾經連續三屆獲得此個馬拉松的冠軍,一屆獲第二名,一屆獲第三名。每年的3月份,當年的市政局會在尖沙咀太空館舉行頒獎禮。講到操山,黃昌林最喜愛的路段是麥徑第七段(城門水塘的針山),上山共2850級,26分鐘上到頂,落山是857級到停機坪。 讓他引以自豪的也是與山有關,在1984年,他與李香琴的父親在26天內遊歷了中國的5座名山,他們先到訪湖南的衡山,隨後去江西的井崗山、安徽黃山、淅江天目山,最後是福建武夷山。年青人也不容易做到。 97年認識袁伯加入樂華會 1997年3月23日,黃昌林參加了由汽車總工會於大尾篤舉行的「迎接香港回歸100天」十公里賽,當天他在與一眾跑友的閒談中認識了袁伯,袁伯向他介紹了剛成立了1年的樂華會,並且成為了樂華會的會員。他表示,自加入樂華會後,至今都沒有缺席過每年的會慶,他對參加會慶活動十分認真,每年都把會慶舉辦的地點和酒席圍數紀錄下來,以便日後作為有用資料。 樂華會為有黃昌林這些香港跑壇前輩感到自豪和驕傲,他與樂華會的一批創會會員如袁伯等,都是樂華會不可衡量的寳貴財產,環顧現今香港跑壇活躍蓬勃,發展前景光明,實有賴如黃昌林、袁伯等這些跑壇前輩的默默耕耘和無私的付出,香港跑壇的歷史必為他們寫下一筆。 我們樂華會友則衷心祝福黃昌林健康長壽,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黃昌林外一章 我會資深會友黃昌林除了熱愛長跑,在跑壇活躍外,他的生活亦多姿多彩,曾經活躍在水銀燈下。香港曾經被譽為「東方荷里活」,但在香港電影發展史的歷程中,香港人都很回味粤語長片時代的光輝。黃昌林不算是香港「夢工場」的一員,但當年他曾流連於光和影之間。 故事得從他當年做司機開始。早年他曾在油站工作並學會一技之長——-駕車。希望以開車來維持生計,當時的粵語片明生許英秀正想聘請司機,並向他任職的油站打聽是否有合適的人選介紹,黃昌林開始擔任許英秀的司機,並於1956年開始擔任片場司機,負責接送到片場拍片的明星。至今他仍津津樂道的是,當年他被指派到碼頭接笑星譚蘭卿到片場,,竟然獲得她5元打賞。5元在當時等於一個月薪金了,對此趣事,他至今仍會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黃昌林表示,當年每天都在片場出入,自然會跟導演、製片、演員等稔熟了,因而偶爾都會應邀任特約演員,「人家只有5元薪酬,我則有15元。」他認為自己做特約演員最巴閉的一次,是穿起大將軍的戲服,站在任劍輝和白雪仙身旁,當然是沒有對白了。 退休之後,他偶爾都會客串拍廣告和在一些電影中亮相。由於跑得,所以都是拍一些與運動有關的廣告,例如他曾在片中扮演一位追打陳小春的阿伯。1991年,他為渣打馬拉松拍宣傳廣告,角色是一名跑手,從劉德華手中接過一支飲品,在拍廣告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吉仔」,兩代樂華人在拍廣告時巧遇,頗有意思。他曾拍過一個健康飲品的廣告,因要在冬天時被冷水照頭淋,子女們知道後,當然被禁止以後再接拍此類廣告了。 黃昌林有紀錄自己人生經歷的習慣,他喜愛用筆紀錄自己參加過的活動,所以日記本都寫滿好幾本。他清楚地紀錄下自己出席過活動的年、月、日和經歷,對於拍過的照片,他都在照片背後珍而重之地用他漂亮的字體寫上日期和活動的內容。
Read More
外冷內熱的棠哥 ─ 邱國棠 樂華長跑會匯聚了社會上各階層和各行業的長跑愛好者和長跑精英,讓我們在跑會內結織到不同層階和行業的朋友。筆者在加入樂華會後認識了一大班九巴會友,雖然大家所做的行業完全扯不上關係,但郤有不少共同話題,如一見如故的老朋友。今期會訊,我們訪問了服務於九巴已有十多年的棠哥 ─ 邱國棠。 為屯門大匯操勞心勞力 九巴會友跟樂華會淵源深厚,他們大部份都是樂華會員,是樂華會的重要組成部份。今期我們訪問棠哥,他是樂華會九巴會友之中很有代表性的會友,棠哥在樂華會和九巴長跑隊內都是骨幹,長期以來,他毫不計較地為會友和同事們服務。最初認識棠哥是在每年舉行的屯門大匯操中,家居屯門的棠哥為每年的屯門大匯操勞心勞力,為了讓大匯操順利進行,辦得成功,棠哥定必提早兩天展開準備工作,提早探路,在路上劃上標記以免跑友們迷路;提早兩天煲糖水,好讓會友們當天可以消暑解熱;提早約定會友們去買西瓜水菓,待會友們跑完長課後可清心肺降温。總之每年的屯門大滙操能搞得成功,棠哥功不可沒。 練習長跑改變性格 長期不懈地努力練跑,棠哥受到「太陽伯伯」的陽光洗禮,黝黑的膚色和一副跑步身材,短短的髮型,加上棠哥愛戴耳環,從外表看棠哥很cool,但實際上他是一位外冷內熱,很隨和與很率直的人。他說:「跑步不但讓我更加健康,而且亦改變了我的性格,以前我不擅辭令,又不懂與人交往,但自從練長跑後,由於接觸的人多了,心情開朗了,亦改變了內向和不苟言笑的性格。」 原來棠哥很有愛心,他在平日有時會到老人院為公公婆婆們剪髮,因此棠哥一點也不冷呀! 趁棠哥的休息日,由振長邀請他到九龍灣晨操一課,順道探望九龍灣會友的5Km速度訓練課。棠哥現正為11月份舉行的「毅行者」積極備戰,因此假期多數操山,這天就當是放鬆一下。當天我們雖然傾談過,但有感意猶未盡,於是再相約到屯門登門造訪,筆者在旺角巴士總站坐上棠哥駕駛的67X直達屯門,抵達時是下午三時許,也是棠哥下班的時間。棠哥每天下班後都由住所輕跑約30分鐘,跑往大欖涌水塘引水道練跑,圍繞水塘走一圈約26Km,約2小時,有時則走上大帽山頂約20Km,目的是操斜路。 謙稱是樂華三四線跑手 有機會訪問棠哥,當然要請他談談自己的訓練方法和經騐,棠哥謙稱自己在樂華會內只是第三、四線的跑手,沒有特別的訓練方法,但他認為只要將勤補拙,要取得成績,只有靠平時的努力,不能取巧,只有肯付出才能成功,要跑馬拉松就要在平時累積足够的里數,跑步是一項老老實實的運動。 棠哥還介紹說:「在平日的操練中,要跟一些實力比自己強的跑友練習,才能提升自己。」因此,他經常跟會友陳銘宏操練,因為陳銘宏的速度比他快,所以跟陳銘宏一起操練便有一個目標,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 我們在商場嘆過下午茶後,便上棠哥家居,雖然他謙稱自己是樂華會的第三、四線跑手,但步入他的家居門口,便看到擺滿了他這十多年來參加長跑比賽,以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換回來的「戰利品」,筆者留意到,棠哥把每個獎盃都用透明膠紙包裹着,在牆上則掛了部份棠哥最喜歡的證書和獎狀。 棠哥話:「有時看到這些獎盃和翻閱哪些證書,對自己是一種鼓勵,是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我的願望是在自己仍然有氣有力的時候跑遍全世界。」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畢業」 棠哥特意向筆者介紹了掛在牆上的一張證書,他說:「這是2008年我隨樂華會,在方生的率領下遠征歐洲,當年我們在10天內連跑荷蘭阿姆斯特丹和德國法蘭克福兩個馬拉松賽,結果,在跑完荷蘭阿姆斯特丹馬拉松賽後我『畢業』了,我以2小時53分45秒衝線,這是我的經典賽事啊!很開心!」 當比賽成績公布後,各會友當時都很感動,因為棠哥當年已超出50歲了,如此年紀仍能「畢業」,大家都為他感到驕傲,他是尚未「畢業」的年青跑友們的榜樣呀! 棠哥總結這次可以「畢業」的原因時稱,是平日下了不少苦功,是勤操苦練的結果。他說其實很簡單,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努力付出才會有成果,加上當時去到歐洲旅行,心情靚又輕鬆,當地天氣又好,賽道又平,在種種有利因素下,加上平日不斷練習才能「畢業」啊! 稍為遺憾的是,棠哥是此組別的第四名,尚差一名便可有獎盃,但在成績單上已十分威水,在前50名的名單旁邊就只有一面香港特區的區旗,十分搶眼。 棠哥又介紹了另一張掛在牆上的證書,是2004年跟樂華會到台灣參加太魯閣馬拉松的證書,棠哥獲得組別第四名,但他對這次的表現和取得的成績感到滿意,因賽事全程都是上上落落的山路,太魯閣是出名難走的賽事,記憶之中,樂華跑友們在該次賽事中都取得好成績,皆大歡喜。 坐下來細心翻閱棠哥參加過比賽的證書,發覺他雖然謙稱自己是樂華會的第三、四線跑手,其實與事實不符,因為棠哥參加過不少比賽。他說每年參加的比賽超過20個,其中定必有3個全馬賽事,包括渣馬、澳門馬拉松和一個海外賽事,這都是在他每年的賽事時間表內必備的,細數之下,棠哥已走了超過40個全馬了。但他謙稱說,比起幾位已走了接近一百個馬拉松的會友而言,實是不足掛齒。 不過從棠哥的參賽證書可以見證,他經常站上組別獎項前三名的領獎台上,從他獲得的獎盃以及得奬證書的數量上,包括澳門馬拉松、黃金海岸15Km、石崗30Km馬拉松熱身賽、樂善盃越野賽、香港渣馬等等,棠哥都是組別冠軍或是前三名的常客,有此成績絕不簡單呀!成績已證明他並非樂華會的三、四線選手啊! 在琳琅滿目的比賽證書中,可以找到棠哥十公里的最佳時間是「Nike 10Km」的38分;半馬的最佳時間是06年美津濃半馬的1小時25分,除了十公里、半馬和全馬的比賽證書外,還有不少越野賽,例如毅行者、綠色力量、苗圃行動、樂善盃等。棠哥表示近年走了不少越野賽挑戰自己,這跟走公路賽完全不同,另有一番樂趣。 棠哥獲獎的獎盃和獎狀當中,棠哥最珍而重之的是兩塊獎牌。原來這兩塊獎牌都有它的故事。不少會友都參加過我會每年舉行一次的屯門大匯操,但資深會友才記得,屯門大匯操之前身,是我會於2000年7月舉行的一次「串走三門」(由屯門大欖涌水塘起步,再走去城門水塘,終點是鯉魚門)長課練習,其實它的路線是一個超級馬拉松,全長70公里,在數十位出席會友當中,就只有方生、會計梁和棠哥三位走畢全程,可見他們的功力十足,棠哥全程走了9小時20分。 為了表掦三位走畢全程的會友,樂華會會慶當晚,向三位致送「串走三門」獎牌。棠哥對此獎牌十分珍惜。 另一面獎牌是他於2006年9月份,乘前往澳洲悉尼探親之便,以3小時04分56秒跑畢悉尼馬拉松,獲得組別第一名,為香港增光。 跑步經歷自九巴開始 棠哥跑步的經歷,可以說一切從他加入九巴開始。以前棠哥從事製衣業,隨着內地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香港的製衣業全面搬去珠江三角洲,棠哥因而放棄了自己熟悉的行業,毅然轉型,加入九巴做車長,至今已有十多年。棠哥謂加入九巴初期,跟羅錦懷、羅永祥、何桂添幾位同事去行山,他們都是樂華會會友,由於在行山時要行時要跑,棠哥的跑步天份便被幾位同事發掘出來,他們認為棠哥跑得快,建議他參加跑步比賽,練習長跑。 棠哥於1999年加入樂華會,參加的第一個比賽是99年10月10日的樂華盃,當年樂華盃在大尾篤舉行,要走14公里,棠哥走了1小時10分。自加入樂華會後,他結織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好似方生,雖然大家是九巴同事,但都是他加入樂華會後才認識,在相識的九巴同事中,不少都是樂華會友,對參加長跑有一種執着。自始之後,棠哥開始積極參加比賽,如「大路之王」、 Nike 10公里、Reebok 15公里等等,走遍香港的各大小賽事,2000年10月,棠哥首次跟隨樂華會前往北京參加國際馬拉松,這是棠哥的第一個馬拉松,以3小時15分的時間交出了一份讓人讚賞的好成績表,走第一次全馬便有此成績絕不容易。棠哥表示,他在跑第一個全馬前並沒有特別的訓練方法,只是不斷地在大欖涌水塘引水道上練跑,他們稱之謂「走環塘」,即圍繞大欖涌水塘跑一圈約26Km。 同時,棠哥亦開始挑戰自己的能力,參加越野賽,他走的第一個越野賽是2000年4月的港島徑68公里,走了7小時52分。 在棠哥等一班任職九巴的樂華會會友的推動下,九巴於2001年成立了長跑隊,棠哥和幾位樂華會友當選為理事,負責組織同事們的長跑比賽,代表公司參加中國海岸馬拉松,苗圃行動、綠色力量港島徑66公里、山頂匯豐盃等公益籌款比賽,而且取得優異成績。例如在港島舉行的緑色力量環島跑,九巴已經獲得5屆隊際冠軍,其他賽事亦多次奪得團體獎。 棠哥走了不少越野賽事,除了以上提到的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大嶼山的金鳯鳯環島跑(68Km)和銀鳯鳯環島跑(25.5Km)。現在,棠哥正積極備戰11月舉行的毅行者,他已是第四次參加毅行者了,第一次參賽是2000年,走了24小時26分才走完100公里。去年的毅行者,他們則以18小時31分完成,這次比賽亦出現了小波折,由於有隊友在比賽途中跌了手帶,大家花了半小時也找不着,唯有「出術」才能過關,結果浪費了半小時,影響了最終成績。今年的毅行者,棠哥他們正式以公司的名義出賽,他認為今年備戰充份,操山操得足,因此有信心在16個小時內完成。 感謝棠嫂甘做住家男人 棠哥在長跑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他很感激棠嫂和家人的支持。棠嫂不但很支持棠哥比賽,在背後補給支援,不管是渣馬還是在澳門,棠嫂都帶同兒子、小姨等家人一早便到起點為棠哥拍照和收拾行李,棠嫂更在樂華會的大小活動中毫不計較,全身投入做義工。棠哥話他不計較做住家男人,樂意為棠嫂分擔家務。每天三時許棠哥下班後便會到大欖涌水塘練跑,之後他會負責買餸煮飯,待棠嫂放工後吃飯。他說:「我們互相支持,家務共同分擔,生活輕鬆愉快。」 相信這是棠哥的成功之道吧! 棠哥在接受訪問時多次提醒,要在文中感謝方生,因為他把樂華會搞得有聲有色,會友間關係融洽。跑會對會友不分彼此,對精英會友和普通會友都照周到,故使會內氣氛十分和諧。棠哥佩服方生不但長跑成績好,而且很有魄力,每年組織會友遠征歐洲或美洲等地,方生都親力親為,親自計劃行程,為了會友們的遠征旅遊玩得開心,方生毫不計較個人的付出,勞心勞力再所不辭。 10月踏上歐亞馬拉松之旅 棠哥期望方生繼續組織會友們遠征旅行,因為在大家共同生活十多天的日子裡實是讓人難忘和回味,即如去年的俄羅斯莫斯科馬拉松之旅,會友們在火車上渡過了難忘的日子。 10月份,棠哥又將隨方生遠征土耳其,參加歐亞馬拉松之旅,並順遊東歐諸國,我們祝願棠哥在比賽和旅遊兩方面都大豐收,滿載而歸。
Read More
梅琪活 —– 與樂華友情細水長流 渣馬舉行前的兩天,抓緊時機聯絡上已移居上海的資深會友梅琪活,今期會訊,向會友們介紹這位我們既熟悉但又陌生的會友。趁大家都到維園領取號碼布的周六,通過電話聯絡上他,他剛在深圳落機,準備過香港,我們便約定在維園茶水亭的餐廰會面。 現任德國紡織化工大企業高層的梅琪活於2007年離開香港,隨公司轉移到上海工作和生活,雖然離開了香港,但梅琪活仍不忘樂華會的人和事,每年的渣打馬拉松,他都會返港參賽,順道與香港跑友聚舊,樂華會到上海和杭州「跑馬」時,他都到場探望聚舊。 移居上海  以跑會友 自移居上海後,梅琪活積極地融入當地社會,結織朋友,更難得的是他雖然業務繁忙,日理萬機,但對長跑的熱情沒有冷郤,沒有放棄長跑運動,他晨操晚練,出差時仍堅持跑十多二十公里,十分難得。在上海,他迅即結織了當地一批跑友,融入當中,堅持每周進行三至五課訓練,周日進行長課,率跑友進行速度練習。 上海跑友愛稱呼他做「老梅」,他介紹說,日常練跑多在上海世紀公園,這是他們的練跑基地,跑一個圈5公里, 他自己在家附近也找了不错路线,大圈有15公里,小圈都有10公里。但大家愛在世紀公園跑,較少走街,因上海街道繁忙不下於香港,周日長課會偶爾走去市郊,速度課則到上海中醫大學運動場。在上海,長跑愛好者不少,因此都有各自的跑會,但要自發性地組織比賽便不容易,因比賽要由官方主辦才獲批准,他們曾組織過半馬比賽,雖只是跑友間的交流活動,但當他們拉起橫幅不久便被公安叫停,比賽亦告流產。他認為香港在提供給市民使用的運動設施方面較上海好,在上海,一般運動場沒有冷熱水供應,亦沒有儲物櫃,他們練跑時只能把物品放在車內,或租用超級市場的儲物櫃。 通過跑步融入當地社會是梅琪活在當地生活的寫照,現在他不時與上海跑友們到各地「跑馬」,如上海、北京、大連、廈門、杭州、揚州等地都可以看到「老梅」的足跡,當然,香港的渣打馬拉松,他每年都會返港出席。在與梅琪活交談中,他多次強調自己的「老家」是香港,所以每年都會珍惜回老家與香港朋友見面的機會。這次返港,梅琪活報跑半馬,原因是近期公務繁忙,準備時間不足,他選擇了半馬。 25年後完成心願 據梅琪活自己的紀錄,他已走了28個全馬,他走第一個全馬是2003年的新加坡馬拉松,這第一個全馬,對他以後參加長跑提供了十分有用的經驗。當年他隨企業自澳洲移居新加坡,當時已有十多年沒有跑步,原因是鍾情於打壁球,雖時有跑步也主要是為打壁球鍛煉體能,保持狀態,當時他對自己的體能信心十足。2003年7月,公司通知各員工可以報名參加由當地軍人舉辦的長跑賽,距離分10公里和半馬,當時這是新加坡的全國大事,一班壁球友在言談間鼓勵他參加半馬,梅琪活心想平日有打壁球,相信自己的體力足以應付這次半馬挑戰,於是準備了半個月,定下的目標是在兩2小時內完成賽事,這樣,梅琪活在25年之後才跑了人生中第二個半馬。1978年11月在香港,他參加了第一屆FILA香港半馬,當年他沒有準備,只憑着年青的本錢和平日跟教練練習中長距離跑的基礎,他全程沒有喝過水,又沒有吃體力補充劑,只顧拚命跑,在回程時他排第十三位,賽事只有前十名才有獎,於是他在拚命追趕下只能超越一人,以1小時22分16秒第十一名過終點,雖然無法拿獎,但由於這是當年香港的大賽事,所有高手都參加,而跑第十一名的梅琪活亦有機會在《南華早報》見報,他亦在比賽中造出了個人的半馬最佳成績,之後梅琪活竟然再沒有跑過半馬,他內心反而是憧憬着走第一個全馬,當年他雖然已有兩次報了名,而且獲得出賽排名,但教練認為他準備不足而禁止他出賽,這樣他便跟全馬絕緣了25年,直至2003年的新加坡馬拉松才實現了他跑全馬的心願。 跑全馬於第二個半馬開紿 梅琪活跑第一個全馬自跑第二個半馬開始。參加了1978年的香港半馬之後的25年,梅琪活在新加坡才跑第二個半馬,由於長期沒有參加長跑運動,加上新加坡的炎熱天氣,在起跑之後的10公里他都跑得輕鬆,但自15公里之後便感到吃力,舉步維艱,他堅持跑抵終點,時間是1小時59分,他說當時的心情十分激動,因為相隔25年他才跑第二個半馬,而且能在既定的目標下完成。 跑完累得很,累完便沉思下一個挑戰。他在完成半馬後收了張新加坡渣打馬拉松宣傳單張,賽事在12月初舉行,他心大心細想了一星期有多,上網看了多次最後終於報名。3個月獨自積極訓練,他對馬拉松完全陌生,自已訂下4小時內跑完的目標。2003年12月7日充滿信心的他踏上起跑線,10公里,20公里,30公里,2小時45分不到,輕鬆地跑過了,心想馬拉松也不是傳說中那麼難,33公里開始有點累了,36公里忽然腳都抬不起了,這是他賽前知道的「撞牆」,這樣只能走一會跑一會,每公里都好像10公里長,時間卻過得飛快,4小時完全無可能達標,最後他使出一招「置諸死地而後生」,勉力又跑又行,最後以4小時40分12秒完成首馬,因為自己在參賽前已公告天下,為了面子一於死頂捱過終點,過終點一刻他的心情無法用筆墨形容,等了25年的心願終於完成,雖不達標,但他體會到全程馬拉松的神聖,體會到為甚麼很多人以完成一個全馬而驕傲,過程雖痛苦,但完成解脫帶來的是無限的喜悅!自始之後,他不斷從書本中吸取有關馬拉松的知識,慢慢學會了跑馬的技巧,又從一位有經驗的跑友中得知有關跑全馬體力補充的學問,第一馬無法達標他心有不甘,於是從網上知悉香港渣打馬拉松於2004年2月舉行,這次他決心重回老家跑馬,這次他以4小時05分完成,跟首馬相比大有進步了。 78年中創立荃灣田徑會 梅琪活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自少在荃灣長大,年少時與同學仔通山走,又喜歡踢波,因此打好了體能基礎,1976年暑假與哥哥參加了荃灣區康樂體育處主辦的田徑訓練班,接受澳洲籍教練史密夫的正統訓練,還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當年教練讓他專攻1500、5000和10000米的中距離跑,1977年他開始代表學校參加學界賽事,由於經常獲獎而成為同學心目中的英雄。之後,大約在78年中,在澳洲籍教練的領導下,梅琪活和哥哥等人合力成立了荃灣田徑會,推動荃灣區內的田徑運動,並參加全港公開賽,1978年他更是荃灣田徑會會長。77年高中畢業後他進入理工學院(理工大學前身)攻讀紡織化工,在放學後經常自紅磡跑返荃灣的家,在有系統的訓練下,他的中距離跑水平迅速提升,在大專期間他代表當年的理工參加大專院校聯會的陸運會,是當年大專體育界的風雲選手,頗有名氣。 1978年至79年他名列香港1500米和5000米十大跑手,1979年香港第一個舖設泰坦跑道的灣仔運動場開幕,梅琪活應邀出席了5000米邀請賽,並以17分05秒締造了個人最佳的5千米場地紀錄。 在理工畢業後,梅琪活到英國留學,返港後於1984年移居澳洲,亦揭開了人生的新一頁,在澳洲他繼續自己的學業,建立家庭和事業,種種原因影響下他放下了自青少年時代開始喜愛的田徑運動。在澳洲生活多年,他又因工作隨服務的企業移居新加坡,反而在新加坡一次偶然的機會重拾起放下了廿多年的跑鞋,2005年他又隨公司重回老家香港,在這個土生土長的地方繼續生活和工作,有意義的是他在香港延續了他的長跑運動,並跟樂華會結緣。 重回老家與樂華結緣 剛返香港家居西貢,他要找一個方便自己工作又鄰近住處的跑會,可以保證他「跑下去」,雖然跟荃灣田徑會渊源深厚,但廿多年後已面目全非,創會的澳洲教練早已返回澳洲,在朋友的介紹下,梅琪活認識了方生、方太,成為了樂華會的一份子。 2007年他又離開老家到上海工作和生活,很難得的是他在這段期間仍可以造出個人理想的全馬和半馬時間,2007年他在北京馬拉松跑出3小時20分的好成績;2008年4月在揚州以1小時32分35秒跑出他近幾年來最佳的半馬時間,距他年青時所造的最佳半馬時間差10分鐘;2008年10月杭州全馬,他的時間是3小時27分10秒,是近幾年他的第二個全馬最好時間。 2010年9月26日,梅琪活因利成便,在到柏林公幹之餘趁機參加了柏林馬拉松,當時整天下雨氣温又低,加上帶有小病,在狀態不足下跑了4小時42分30秒,完成了第28個全馬,他說總算見識了有4萬人一起跑全馬的大場面,這是他第一次到歐洲「跑馬」,相信也是最後一次了。 會友梅琪活的經歷和故事多姿多采,介紹他就像向會友們講述香港田徑運動的一個側影。 我們深信,不管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會感受到樂華會友送上的誠心的祝福。「心繫老家,友情細水長流」。
Read More

關於我們

「樂華長跑會」為香港註之非弁利團體,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之贊助會員。本會由一群業餘長跑愛好者組成,至 2004 年六月有會員六百五十多人。會員以香港人佔多數,其餘為歐美及其他亞洲人士,會員中不乏全港前列之十公里、半馬拉松或馬拉松長跑手。本會跑手經常積極參與本地及海外之長跑比賽,其中「樂華盃」便是每年一度由本會主辦之十公里長跑比賽。